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P处在 10℃以下 B.P处在 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 D.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两条等值线数值看,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位于南半球;此时陆地上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说明同纬度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说明此时季节为南半球冬季,即7月份。
【小题2】P处温度符合“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的规律,P外围等值线数值为10°C,P初温度低于该“小值”,即低于10°C,可能海拔较高。该处纬度高,不可能有热带雨林分布。
【小题3】Q地位于33°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该地和北京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气温高的月份不同;每年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Q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此时北京盛行西北风,两地均进入少于季节;每年7月份,Q地受西风带控制,而北京受东南季风控制,两地均进入多雨期。
考点: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季风
C.地形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例,虚线是年降水量,实线是水平衡数值,可以计算出年蒸发量大小。①地年降水量2000mm,水平衡400mm,年蒸发量1600mm。同理计算,②地年蒸发量1400mm。③地年蒸发量2200mm。④地年蒸发量2400mm。所以最小的是②地,B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图中①②两地蒸发量差距不大,水平衡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差异大。影响该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地形抬升作用不同,C对。纬度、季风差异不大,洋流影响不到,A、 B、D错。
考点:区域降水量、蒸发量、水平衡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上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
【小题2】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③为( )
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若上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③处是绿地,那么风经过③处时,可以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绿地也可以使大气增湿,有助于形成降水,故选B.
【小题2】若此风表示的是海滨地区的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表明此时的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陆地的气压更高,气温要更低,而海洋的气压更低,气温更高,可以判断此时是夜晚,又是陆地吹向海洋,所以是夜晚的陆风,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风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每空2分)
(1)此时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性质是 ,B处刮 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气候。成因是 。
参考答案:
(1)夏 低 副热带高
(2)西北 寒冷干燥 东北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4)地中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与中纬度西风交替控制
本题解析:第(1)题从图上的风向可以看出东亚、南亚分别在此刻盛行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说明此刻是北半球的夏年,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
第(2)题,半年后也就是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亚洲大陆东部盛行冷、干的西北风,南亚吹东北季风。
第(3)题东亚的季风的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的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西南季风)主要是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成西南季风。
第(4)题A地处亚欧大陆东部的300地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则受副热带高气压与中纬度西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是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影响当地气候的大气环流不同。
考点:季风环流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亚洲季风图”为载体,在考查季风环流的形成、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同时对比分析在三圈环流作用下,同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的差异性。试题属于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小题2】产生图示A区域和B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气旋反气旋
B.反气旋气旋
C.暖锋冷锋
D.冷锋暖锋
【小题3】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为北半球,丙地附近的气压西高东低,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转为西北风。故选C。
【小题2】从图中等压线分布来看,A区域和B区域位于低压槽部,有锋面活动,北半球气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A区域锋面往东南方向移动,即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为冷锋,B区域锋面向北移动,即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故选D。
【小题3】根据纬度位置和天气状况来分析,甲纬度较高,受冷高压控制,乙、丙虽与丁纬度相当,但各自附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不同,乙、丙吹偏北风,丁地吹偏南风,所以丁地气温最高。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世界分区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