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空白部分代表白昼,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据此完成下列要求:(9分)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地球上有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4分)
⑵?A、B两点此时的地方时分别是?时、?时,从两地看来,太阳都位于其?方向。( 3分)
⑶?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2分)
参考答案:(9分)
(1)(20oS,150oE)(2分)?从南纬20度向南北逐渐减小(1分)?70°S以南(或70°S到南极点之间)(1分)
(2)12(1分)? 24(或0)(1分)?正南(1分)?
(3)(至12月22日前后)先逐渐增大至23o26’,再逐渐减小(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20度,则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为70度,且北纬70度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70°S以南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点在20°S上,又因为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12时经线度数为150oE。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oS,150oE)。太阳直射点在20°S,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从南纬20度向南北逐渐减小。
小题2:A在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上,故地方时为12时,B点在平分夜半球的那条经线上,故地方时分别是0时,就A点而言,太阳此时位于其正南方,B点位于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人看日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又因为B点地方时为0时,故太阳也位于B第的正南方向。
小题3: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至12月22日前后)先逐渐增大至23o26’,再逐渐减小。到3月21日,夹角为0o。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直射点所在纬度。(2)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3)明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运动速度快慢的比较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沿35°N纬线向西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应偏向
A.低纬度方向
B.高纬度方向
C.北纬35°纬线南侧
D.北纬35°纬线左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沿35°N纬线向西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应偏向高纬度方向。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物体的运动方向,物体沿35°N纬线向西运动,其运动方向右侧为高纬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3日16:30,“嫦娥二号”在700万千米深空成功探测到“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行星图塔蒂斯不属于2.“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时,国际标准时间是3.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太阳系
E.2012年12月14日0:30
F.2012年12月12日8:30
G.2012年12月13日0:30
H.2012年12月13日8:30
I.与太阳距离太远
G.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没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宇宙环境不安全
参考答案:1. A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月系指的是地球与月球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并不包括图塔蒂斯小行星。小行星距地球仅700万千米,仍然属于太阳系,当然也属于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总星系。只有A符合题目要求。
2.国际标准时间指0时区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位于北京西部,相隔8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规律,用北京时间减去8个小时即是国际标准时间,答案是D。
3.生命物质的存在需要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和液态水,与地球相比,月球质量较小,其自身引力不足于吸引一定数量的大气供生物呼吸,所以答案是C。其它三个选项所述情况月球与地球类似。
考点:本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旗杆影子的夹角为45
,据此完成下题。

推测升旗时北京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3月21日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日出方向为正东,旗杆的影子方向为正西。可以看出,旗子飘向西北方向,所以,此时北京刮东南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某半球经纬网图答问题:

小题1:已知A点的地方时为8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地方时为6点 ?B、C点的地方时为6点
D、点的地方时为8点 ?D、C点的地方时为10点
小题2:物体由C点沿经线向D点运动,偏转方向为
A.向右偏向
B.向南偏向
C.向东偏向
D.不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