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A正确,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游地区,B错误;黄土高原的成因是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C错误。中游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故植被覆盖率低,D错误。
小题2:河套平原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A错误。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落差大,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故不利于发展航运,B错误。兰州以上的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黄河下游为华北平原,矿产资源少,D错误。
小题3:甲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4:甲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主要从恢复植被、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的综合分析方法,形成解题规律,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材料: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湖泊面积缩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上游破外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湖泊所致。
小题2: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湖泊环境恶化后,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减弱,容易诱发水旱灾害。
点评:本题借助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湖泊萎缩的原因及湖泊萎缩导致的后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凡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的地区都可以称为荒漠,即“荒凉之地”。荒漠化是指由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亦即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2010年6月17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3.6万平方公里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荒漠化类型是?
A.喀斯特荒漠化
B.水蚀荒漠化
C.风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
小题2:人类活动不合理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导致土地荒漠化比重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
小题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大,故风蚀作用是最主要的荒漠化成因。
小题2:西北地区,这个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场之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自然以过度放牧为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森林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水中污染物等。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_____ (填字母),其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____________ 基地(填字母),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与煤炭相比,该种能源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南方地区的“电荒“反映了水能作为能源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缺点。
(2 )图中属于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 (填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输送能源的工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 、C 、D 、E 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___ 。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节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答出4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BDE ;E ;水量大、落差大、水流急;清洁、可再生;受气候的影响大,尤其是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大
(2 )A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D
(3 )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开发新能源,进口能源;积极进行矿物能源的勘探等。(答出4 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