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A.R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B.M、N板块上的东侧 C.N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D.M板块上的西侧,N板块上的东侧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度的变化可判断该纬线在北半球,N板块大致位于20°W往东到150°E之间,为亚欧板块。
【小题2】海岸山脉一般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交界处,位于大陆板块一侧,R板块较薄,其邻近的M板块西侧,N板块东侧有海岸山脉。
【小题3】x、z处板块发生挤压,为消亡边界,y处板块张裂,为生长边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岩层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P岩石类型可能为(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若在图甲中M处发现了图乙中的岩石,则Q岩石为(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图甲中P岩石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之间,花岗岩是炽热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的,侵入过程中与石灰岩接触,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发生变质作用,所以P岩石类型可能为变质岩,D对。花岗岩是侵入岩,A错。喷出岩 是火山岩,也叫玄武岩,B错。石灰岩是沉积岩,C错。
【小题2】若在图甲中M处发现了图乙中的岩石,根据图乙中岩石形状判断,含有化石。说明是沉积岩层,所以Q岩石是沉积岩,B对。其它岩层中不含化石,A、C、D错。
考点:地质剖面图,岩石类型、特征及转化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老的在 , 新的在 ,呈层叠状态。
(2)、 沉积岩的形成属于 (内力、外力)作用,其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 。
(3) 、该图反映了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每空1.5分,共3分)
①
②
(4)、地点③出现缺失B地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每空1.5分,3分)
;或
参考答案:(1)下、上
(2)外力、太阳能
(3)(每空1.5分,共3分)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
(4)(每空1.5分,共3分)没有沉积;或沉积后又被侵蚀了
本题解析:(1)根据沉积岩层的形成,越往下越早生成,故判断老的岩层分布于下面,新的岩层分布于上面。(2)沉积岩是由于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结果。其能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主要为太阳能。(3)图示反映了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和含有化石。(4)结合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可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过程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岩层分布特征,并结合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特征和外力作用对岩层的破坏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东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3】图示区域东部群岛国家南部和北部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经纬度位置看,该区域位于西北太平洋上;从等深线分布看,甲地的等深线密集,深度大,最可能的地形为海沟。答案选B。
【小题2】从经纬度位置看,该区域位于西北太平洋上;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选A。
【小题3】从经纬度位置看,图示区域东部群岛国家为日本,该国南部和北部气候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海底地形、板块位置及气候类型分布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中国地理》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