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所给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故A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B错误;白天的山峰与山谷之间,山顶气温较山谷高,故山顶盛行上升气流,山谷盛行下沉气流,故C正确;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
A.折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反射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能量来源,不是直接热源,因为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较少。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因为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近地面大气吸收热量以后再通过对流、传导等方式向上专递,近地面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所以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1分),B表示_______(1分),C表示_______(1分),D表示_______(1分)。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参考答案:
(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
(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甲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乙
本题解析:
(1)根据能量在太阳、大气、地面的传递规律可以完成图中字母和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内容。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乙:地面辐射,丙:大气逆辐射;A:地面和大气的反射,B:太阳辐射,C: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D: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多发生霜冻。图中丙代号表示大气逆辐射。
(3)多云的白天,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能量少,从而气温较低。图中甲代号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4)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所以距地面越远(高),温度越低。图中乙代号表示地面辐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飓风和寒潮都是影响美国的灾害性天气。
小题1:截至2012年11月4日上午,飓风“桑迪”导致美国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桑迪”飓风的是(?)?

小题2:当“桑迪”飓风影响时,美国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飓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飓风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其定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区不同。飓风也生成于热带洋面,排除C、D。美国位于北半球,排除B。
小题2:根据北半球气旋中的气流流向是逆时针方向复合,可以判断该地起初在飓风的西侧,之后在飓风的东侧,推断出飓风自东向西移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