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Q 点的地方时为17时 B.N点地方时为6时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结合读图可知P、Q、M、N在同一纬线上,线速度应当相等,故A错误;仔细读图,由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可知该图中心为南极点,在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严重,故B错误,因为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日期界线有180度经线和0时经线,过P点的经线与图中晨昏线MON垂直,故应当为0时经线,所以MPN一侧为夜半球,MO 为昏线,故答案C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过P点的经线和过Q点的经线是日期界线,因为过P点的经线与图中晨昏线MON垂直,故应当为0时经线,所以过Q点的经线应为180°经线,Q 点的地方时为0(或24)﹣120°÷15°=16时,故A错误,从P点至N点的经度差大于90°,故N点地方时大于0(或24)+90°÷15°时,即大于6时,故B错误;因为向东越过180°经线日期要减去1天,所以当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6日,故C错误,此时180°经线为16时,再过8小时为24时(或者0时),与0时经线重合,故答案D正确。
小题3:因为MON表示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上两题分析已知过P点的经线为0时经线,即夜半球的中间经线,所以弧MPN是夜弧,弧MQN是昼弧,由图明显可以看出弧MPN的长度大于弧MQN的长度,即M地昼长小于夜长,故答案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所给的“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每空1分,共15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中?位置附近。
(2)此时A点正值日出还是日落??。A点随地球自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小时。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度。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昼长由长到短排列是?。
(4)B地处于五带中的?带,此时我国正值?季。
(5)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 ?时。
(6)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 ②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偏(东或西)。
(8)若D点的经度为120°E,则全球属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
A.3/4? B.2/3? C.1/4? D.1/8
(9)比较A、B、D三点角速度?;比较A、B、D三点线速度?
参考答案:(1)23°26′N
(2)日出? 24小时
(3)0? A>B>C? C>A>B
(4)热? 夏
(5)12? (6)A? (7)东? (8)B? (9)相等? B>D>A
本题解析:(1)本题光照图可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A位于晨线上,是日出时间。昼夜交替的正确是24小时。(3)位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二侧递减。昼长是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4)本题考查五带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半球处于夏季。(5)D是昼半球的分界线时间是12时。(6)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大地球的特征变化。(7)本题考查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现象。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8)地球新的一天从0时到180?(9)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地面上对应地点相比,其运行的特点是
[?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