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 ?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资料四:东部地区各省市农业结构变动 
| ?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苏 
 | 福建 
 | 山东 
 | 
| 种植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 林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 牧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 渔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 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 36.3 
 | 35.19 
 | 56.95 
 | 20.9 
 | 16.37 
 | 14.45 
 | 52.05 
 | 
注“+”代表上升?“-”代表下降 “●”代表稳定。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2分)
(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__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4分)
(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______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2分)
(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______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3分)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_________ 业、
业为主(2分)
 
	        2、单选题  表为某区域2004—2007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
|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 旱田 
 | 城镇用地 
 | 工矿用地 
 | 草地 
 | 其他 
 | 
| 河渠 
 | 489 
 | -7 
 | 0 
 | 235 
 | 48 
 | 
| 海涂 
 | 43 
 | -155 
 | -2027 
 | 0 
 | 17627 
 | 
| 水库坑塘 
 | 25657 
 | -33 
 | -211 
 | 5694 
 | 926 
 | 
| 水田 
 | 76 
 | -793 
 | -1053 
 | 0 
 | 0 
 |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小题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