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宇宙中的地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是液体 B.是气体 C.是固体 D.无法推断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地壳以下是地幔,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因此其厚度大于地壳平均厚度。
【小题2】在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说明古登堡面上方可能是固体、下方可能是液体,因此地幔物质可能是固体。
【小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表横波传播速度大约为4千米/秒,8分钟过内横波传播距离大约为32千米,因此甲乙距离最可能的是36千米。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准确测量子午线长度的是我国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他在黄河流域沿南、北同一条线上选择若干个点,分别测量每个点的北极星高度和它们任两点之间的地面距离,并由此计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据此回答下题。1.若其中两点相距x千米,北极星高度相差y度,则子午线长度为2.假如僧一行有两次测量后算出的结果有偏差,则其原因可能是
A.1800xy
B.1800x/y
C.3600xy
D.3600x/y
E.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F.两次测量时的季节不同
G.这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H.测量时的误差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北极星的高度即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已知两地北极星高度相差y度,即知两地纬度差为y度,子午线跨度为1800,由此可得出子午线长度为1800x/y。选B正确。
2.地球的形状不影响他的测量,A错;北极星相对北极点是不动的,仰望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与测量季节无关,B错;子午线是相等的,都是半圆,跨度1800,这种测量是科学的,C错;僧一行有两次测量后算出的结果有偏差,只能是测量时出现的误差。选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