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20-03-17 06:35:0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以某半球的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点为极点,a表示晨昏线,MP和MO为两条经线,且P点为a线上的最高纬度),下列关于P、O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O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B.O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C.线段PO为P、O两点的最短距离 D.P、O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P、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但不在同一纬线上,所以距M点距离不等;O点不能确定其在P的什么方向,也不能确定谁先看见日出;P 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不在同一纬线上,两点正午太阳高度不等;晨昏线上两点是地球的大圆的劣弧,帮两点距离最短。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8--10题。
 小题1: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
| 小题2:从C地出发,依次过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 小题3: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 A.12:00 B.15:00 C.18:00 D.21:00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极点至赤道纬度差为90°,球面距离近10000千米。 小题1:本题设计运动方向沿着球大圆,图中F点纬度最高,所以C-D-E向东北,E-F-C向东南。 小题1:根据等分的读图方法可知,D点位于B(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为6时)东侧135°(即9小时的时差),所以为15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除夕下午(2014年1月30日)“央视网络春晚”进行到16时58分(8E),某双胞胎美丽小姊妹畅言:“不管你是谁?群发短信我不回……”。此时刻与美国纽约(5W)不在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 A.1/2 B.1/3 C.1/6 D.1/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读材料,材料中的8E是东八区,5W是东五区的意思。当北京时间是2014年1月30日16时58分时,与北京时间同一日期的有21个时区。此时纽约是1月30日3时58分,所以与纽约不在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3个时区,(一天中的时间从0时到23时59分),约是全球的1/8,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渡州县(103.4°E,31.0°N)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强度大,涉及范围广,同时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了陆路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及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图l是四川省部分地区城市分布情况
 地震发生时,图2四地中昼长夜短且物体日影达一天中最短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5月12日14时28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①②③地位于北半球。北京时间为14时28分,则地方时为12:00的经度约为83°E。所以②地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在奔月征途中,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其在奔月征途中,可能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奔月途中其属于天体? D.其将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
小题2:图四地中是该次卫星发射中心的是

小题3:下列四点中,能正确反映火箭发射时金华昼夜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嫦娥二号”卫星主要是拍摄月球表面的状况,主要目的不是在月球表面找寻生命的证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该处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的西昌,图中C点位于西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金华已经处于黑夜,位于昏线附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