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午间即正午,太阳只有可能位于正北或正南,故房屋的朝向可能是座北朝南或座南朝北。
小题2:当北京时间11:30,当地正好12点,推测当地经度为127°30′E,且秋分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推测当地的纬度为45°N,由此可能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
小题3:如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但不一定就是昼短夜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Q点为极点,两圆圈为纬线圈,某一极地考察队从图中O地向西北方向出发,到达P地时,P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P点位于晨昏线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考察船到达P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5月初
B.7月初
C.1O月初
D.11月初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
A.5时
B.11时
C.17时
D.23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 O地向西北方向出发,到达P地,也就是P地在O地的西北方向,说明图示为北极地区;P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P点位于晨昏线上,某纬线出现极昼又有晨昏线经过,P点一定是770N与晨昏线的切点,也就是说P点此时为0点,770N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130N。太阳直射点约每4天移动1度,所以该考察船到达P地的时间距离6月22日相距约42天(前或后皆可能),与此最接近的是5月初。故选A。
小题2:据上题分析,此时P点地方时时为0点,图中P点经度在00经线的西边450,即P地为450W,根据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北京时间与P地相差11时,北京时间早,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11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下列节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教师节(9月l0日)
B.元旦(1月1日)
C.中秋节(每年9月下旬左右)
D.春节(每年2月中旬左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1分)图中圆表示晨昏圈,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读图回答。
(1)在图中用⊕标注出极点的位置;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完整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北京时间是?。
(3)此时a地的昼长为?;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a、c两点间最短距离为?;将a、b、c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5)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
B.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台风
参考答案:(1)略(2分) (2)(20°W、10°N)? 21时20分(2分)?(3)0? 20°(2分)?
(4)2220千米(2分)? a=b=c(1分)?(5)AD(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分析。(1)在图中用☆标注极点位置——极点位于线段ac的中点;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完整经线——连接bc并延长至极点位置即可。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0°W、10°N),北京时间是21:20。
(3)此时a地的昼长为0时,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0°。
(4)a,c两点的最短距离为2*10*111=2220㎞,将a,b,c,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a=b=c。
(5)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据此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该城市的经度为?
A.东经105度
B.东经135度
C.东经127.5度
D.东经120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当地昼长14小时,即上午7个小时,故当地的正午为北京时间的11:30分,当地为正午12时,故判断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半个小时,故当地位于120°E的东侧7.5°。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律:当地的正午为12时,地方时越早越在东侧。难度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世界地理》高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