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A.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受信风带的影响 D.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该地1月份气温大于0度,最热月是7月,说明位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1月份降水多,7月份降水少。所以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C对。
【小题2】甲地是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B对。常年受西风影响的是温带海洋气候,A错。受信风带影响的主要是沙漠气候或热带草原气候,C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是季风气候,D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几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1—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全国高温预报图,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甲——暖锋,乙——深居内陆,植被稀疏
B.甲——暖锋,乙——副高控制,沙漠地表
C.甲——反气旋,乙——盆地地形,副高控制
D.甲——反气旋,乙——深居内陆,盆地地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区域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每年7、8月份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炎热干燥;乙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地面为沙子覆盖,夏季升温速度快,加之盆地地形,和外界热量交换少,因此出现高温。
考点:我国的气候和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结合图示说出水循环的意义。(6分)
(2)结合图示水循环环节,分析说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分析右图等水位线特征说明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4分)
(4)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海陆间循环(2分) 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护全球水量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4分,每点1分)
(2)图中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影响该海域渔业资源(2分)入海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2分)
(3)河水补给地下水(2分)从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潜水位自河床向两岸逐渐降低河水位高于潜水位,所以河水补给潜水。(2分)
(4)地下水水位变化:升高;(2分)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植被覆盖率提高。(2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的水循环是在海洋与陆地之间进行的,故图中水循环的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水循环的意义要从维持水量平衡;缓解热量收支不均;促进陆地水体的更新;塑造地表形态来分析。
(2)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要从沿海大陆架、洋流、温带海区、入海径流的角度来分析。而题目要求从水循环的环节来进行说明。由图可知使得该海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有关。入海径流从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流。而地下水的流向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指向低值,故图中地下水向两侧流,故图中应该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4)图中实线为1-10年的等水位线,而虚线为2-10年后的等潜水位线,由图可知虚线值较实线值要大,故地下水位线升高。而地下水是由地表水转化而来的,由此可能是自然原因:近年来降水增加;也有可能是人为原因:植树造林导致植被覆盖率增加。
考点:水循环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宇宙环境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