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4°,则
A.寒带范围缩小
B.温带范围扩大
C.温带范围缩小
D.热带范围缩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五带的划分取决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化可以和现在的黄赤交角(23°26分)所决定的五带范围比较(如图黑色线条代表现黄赤交角确定的五带范围,粉色线条代表黄赤交角为24°时确定的五带范围)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三个地点在6月22日当地正午前后,分别测得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当乙地测得影子最短时,丙地的地方时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E..5:00
F.,7:00
G..17:00
H..19:00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根据甲地正午时影子为0,所以甲地纬度为北回归线;乙地影子朝向为南,正午影子长度为1米,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该地纬度21.5°S,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三地纬度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当乙地测得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为0时;丙地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为17:00,经度为45°E。北京时间为0:00,45°E的地方时为19:00。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图中AB为晨线,据此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2.若黄赤交角为20°,则3.如果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AB仍为晨线,则此时
A.13时40分
B.10时20分
C.1时40分
D.2时20分
E.此时北半球为夏至
F.地球位于远日点
G.70°N发生极夜
H.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I.70°S发生极昼
G.杭州昼达到最长
太阳日仍长于恒星日
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1.因为AB为晨线,所以AB线以西为夜半球,95°E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由此可以求出北京时间为1时40分。
2.若黄赤交角为20°,则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20°S~20°N之间,即回归线的度数是南、北纬20°.极圈的纬度数是南、北纬70°。由于图中AB是晨线,所以70°N及其以北为极昼。北半球为夏至日,20°N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但还没有到达远日点。
3.若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AB为晨线,则AB线西侧为昼半球,70°N及其以北为极夜,北半球处于冬季,杭州昼短夜长;70°S发生极昼现象;太阳日将会比恒星日短,印度处于冬季,而风向左偏,将盛行西北风。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正南方向的是2.该地的经度是3.图中P、Q的北京时间可能为
A.甲
B.乙
C.丙
D.丁
E.100°E
F.110°E
G.125°E
H.130°E
I.8:00、17:00
G.8:10、17:10
8:20、17:00
7:50、17:10
参考答案:1. C
2. B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时间问题计算。
1.根据该地二分二至的日出日落时间,判断6:40---18:40为二分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故甲表示正北,丙表示正南。
2.根据该地二分日北京时间6:40---18:40分日出日落,故北京时间12:40时,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故计算的经度。
3.根据图示5:10---20:10的日出日落时间,昼长15个小时,为夏至日,故当地冬至日的昼长应为9个小时,正午为北京时间12:40,故计算日出时间为8:10;日落时间为17:10。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限是(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软流层
D.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