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 B.温带范围扩大 C.冬至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冬至日北半球昼长变长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及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1年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各自当地区时20时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到21时30分恢复正常。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材料反映当地20时30分,各城市依次熄灯,故越靠近东十二区,区时越早,故熄灯时间越早。越在西侧则熄灯时间越晚。选择D项。
小题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即西八区时间为20时30分,计算上海时间约为12时30分,靠近正午,太阳高度大。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2)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12的B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在B图上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图12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位置的节气是______,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_______; B→D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
(3)图12中B→C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填图13中的数字)移到 (填图13中的数字),此阶段北京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是 。
(4)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如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日无锡昼长为_____小时。
(5)形成图16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的存在。
参考答案:(10分)
(1)图略(2分)
(2)秋分(1分);?春季(1分) 先变慢到最慢再变快(1分)
(3)② ③(共1分)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1分)
(4)由赤道向南北两侧(极)递减(1分);? 12(1分)
(5)黄赤交角(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B.“磁暴”现象
C.不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地方时
D.两极地区夜空常出现极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说明水流向左偏,右岸水流慢,泥沙才沉积较多。是受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水平运动的物体,南半球向左偏影响的结果。A对。“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造成的,B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不是相同的。C错。两极地区极光是来自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可达1万电子伏)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所以出现位置是高空,不仅是夜空。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3月2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数千个城市展开。结合下图,回答1~3题。
小题1: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先后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C.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D.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小题2:活动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白昼最长,利于开展活动
B.惠灵顿与伦敦的白昼时间相等
C.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决定了四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
D.当地日出时间最早的是莫斯科
小题3:活动当天,北京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位于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澳大利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地方时的早晚,东十二区最早,向西依次递减,故选B项。活动当天为3月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A项雅典白昼最长为夏至日时,故错误。B项伦敦的白昼时间较惠灵顿长;错误。C项地方时的早晚决定了四城市熄灯的顺序;错误。D项由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故莫斯科的昼长在四地中最长,故日出时间最早。选D项。3月27日,接近春分日,故北京的日落时间接近当地18时,而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灯,即当地时间20时30分,即该城市的地方时约比北京早2.5小时,即经度较北京东面37.5°.判断为澳大利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