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位于A-B之间,并向北移动 B.位于B-C之间,并向南移动 C.位于C-D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D-A之间,并向北移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央电视台蛇年春节联欢晚会直播开始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月9日20点,此时纽约(西五区)区时为2月9日7时。
【小题2】根据图中地轴倾斜方向可知,图中B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则C、D、A依次为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分别是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上。2013年蛇年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并向北移动。
【小题3】夏至日时无锡白昼时间最长,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C位置表示夏至日。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佛山模拟)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A、B、C、D点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3分)
图中A、B、C、D四 点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 (3分)
(2)甲图是以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先继续变______,然后再变______。
(3)AD线表示_____线,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
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
(4)图中C点在A点的______方向。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移动。
(5)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_____日_____时。
参考答案:(1)A=B=C=D A>B=C>D
(2) 北 ③ 快 慢
(3)晨昏线 18时 43度 6小时
(4)东北 北
(5)22日 21时
本题解析:(1)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基本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2)根据甲图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判断图示为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结合右图的公转轨道图,③为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故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先经过近日点,故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3)图示AD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判断为晨昏线。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点即将进入夜半球,故判断A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B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为12时,故当地的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可应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图示D点位于晨线上,即表示日出,地方时为9点,故计算昼长为6小时。(4)经纬网图示的方向可分成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分别判断,从南北方向上看,C点较A点离北极点更近,故位于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从A点看C点,与自转方向一致,故判断为向东。此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5)根据图示B点的时间为12月22日12时,则从B点到C点向东跨过日界线,故日期应减一天,时间为12月21日,两地相差经度135°,相差地方时9个小时,东加西减,故计算C点地方时为21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轨道的判读和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的基础性试题,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图示的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可判断二分二至日;②晨昏线图上的时间问题,应从6点或18点或12点的位置推理;③经过180°经线为日界线,应注意日期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P为极点,PM、PN为经线,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 O°N的交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M点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 )
A.东南
B.东北
C.正东
D.正南
【小题2】这时期,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南疆绿洲水源较丰
B.三江平原种麦正忙
C.北京香山枫叶正红
D.巴西高原草木葱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根据30°N可知该地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图。根据“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 O°N的交点”可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小题2】由上题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疆地区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夏天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水源丰富;三江平原种麦子在春季;北京香山枫叶正红在秋季;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此时为旱季。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且此半球是东半球(即A点所在的经线为东经160度),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1分
(2)太阳直射的经度是 。1分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分)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2分)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2分)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2分)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2分)D点的日出时间是__ _____。(2分)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 _。(2分)
(6)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2分)
参考答案:(1)如图:
(2)160°E;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为极夜;
(4)C. B;
(5)12点;8点;6点;8小时;
(6)1时20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即正午12时所在经线,图示A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为正午12时,根据图示半球为东半球,故判断A点所在经度为160°E,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60°E。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日,其判断依据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为极夜。
(4)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C点距离直射点A点的纬度最远,所以C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B点白昼时间最长。
(5)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故地方时为12时。则C点所在经线位于A所在经线以西60°,故地方时较A晚4个小时,为8点钟。图示D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日出时间为6时。图示C点的时间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8点日出,即上升8:00—12:00,故昼长为8个小时。
(6)结合A点的经度为160°E,地方时为12时,则计算国际标准时0°经线的地方时,较160°E晚10小时40分钟,故国际标准时为1点20分。
考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经纬网示意图,有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下午1点,以与地球自转相等的角速度从甲地向乙地飞行,3小时20分钟之后,正好看到乙地的日落。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经度差是( )
A.40°
B.50°
C.35°
D.45°
【小题2】该飞机上的乘客当天经历的昼长是( )
A.11时40分
B.12时20分
C.12时
D.8时4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题可知,飞机的飞行速度等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即15°/小时,甲到乙用了3小时20分钟,即飞机飞行的弧度为50°,即甲到乙的经度相差50°,故选B。
【小题2】飞机起飞时甲地地方时为13时,甲乙两地经度相差50°,即飞机起飞时乙地地方时为16时20分,3小时20分钟后乙地地方时为19时40分,此时乙地日落,计算可知乙地4时20分日出,甲乙纬度相同,即甲地4时20分日出,飞机上的乘客在飞机起飞前经历的昼长为13时-4时20分=8小时40分钟;在飞机上经历的昼长为3小时20分钟,故飞机上的乘客经历的昼长为8小时40分钟+3小时20分钟=12小时,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经度和昼夜长短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与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