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高空等压线向下凹陷,说明高空气压较同高度其它地方低压低,说明此处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图中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自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小题2】乙地纬度较高,来自乙地的气团为冷气团,遇甲地相对较暖的气团相遇而形成冷锋,在其影响下,甲地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小题3】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度,其地方时相同;两地位于不同纬度地区,若同时日落,则说明此时两地昼长相同,则此时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D正确,此日为二分日,B错;此日全球各地6:00日出,甲地日出时为当地(115.5°E)地方时的6:00,C错;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A错。
考点:热力环流、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在甲、乙两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的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据此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平行线表示)。(4分)
(2)图中A、B、D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处。A、B、D三处角速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4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4分)
(4)此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比D点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大或小),按当日昼长由长到短排列A、B、C、D四点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甲图中自B画向A,(2分)北极圈内极夜
(2)A(2分) 相等(A=B=D)(2分)
(3)23°26´S,45°E(2分) 17时(2分)
(4)大,(2分)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
A.60°N 1月
B.30°S 1月
C.60°N 7月
D.30°N 7月
【小题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新西兰昼短夜长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澳大利亚的珀斯处于雨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所学内容,60°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所以60°纬线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所以P点纬度是60°。右图中N点的公转线速度达一年中最低值,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大约是7月初。所以C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是冬季,印度盛行东北季风,A错。新西兰昼长夜短,B错。松花江畔银装素裹,C对。珀斯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火热干燥,D错。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与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