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六)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各地物水分含量不同,热力性质差异不同。水是地表比热容最大的物体,水体在一天内气温变化幅度最小。由此可判定D正确。
【小题2】读取图中信息,日出前各物体间温度差异小,A错。因地物1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在日落后其降温速度最快。B正确。地物①辐射温度夜晚最低,白天最高。地物③居中,C错。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易于其他地物,D错。
考点:不同地物的热力性质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
A.冷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
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小题3】27日到29日,该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
A.风力大小的变化
B.大气的保温效应
C.日照时间的长短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文可知:11月下旬为北半球冬半年,再依据表中最低气温大于0℃,可判断该地为亚热带,四个选项中只有长江三角洲符合,A正确。
【小题2】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初,A错;根据上题该地为三角洲,山地少,不会形成地形雨,C错;热带气旋(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而此时是冬季,D错;只有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造成该地降水日数偏多。
【小题3】多云和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夜晚气温最高;而28日晴天,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弱,夜晚最低气温较低。因此只有只有B项正确。
考点:读表分析能力;锋面气旋知识;大气的保温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
【小题2】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温差大于甲地
B.乙、丙两地气候相同
C.甲、丙两地年日照时数接近
D.三地气候成因都与地形有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非洲中、北部地区,甲地在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天气晴朗,日照时数较长;乙地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形成的,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较短;所以影响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差异。选C正确。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乙地地处赤道,温差应小于甲地;丙位于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丙地地势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不同于乙;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判断规律,甲、丙两地的年日照时数接近;丙地气候成因是地势高所致。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等值线图和区域气候特征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B.7~9月
C.3~5月
D.10~12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的大风天数的季节差异判断,该地区3—5月风力集中最大,而3—5月气温回升,地表解冻,而风力较大,若植被状况较差,则容易形成扬沙天气,故C正确。
考点:数据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沿50°N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气压控制 (2分)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风 (1分)
(3)如果甲、乙、丙三地均受大气污染,在图中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下,近地面大气污染严重的是?,
原因是??(2分)
(4)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则此时我国极地考察队的队员最有可能位于?(中山站,黄河站)。此时罗马的气候特征是?,北京的气候特征是?(5分)
参考答案:(1)低?高 (2分)
(2)西北(1分)
(3)乙?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污染不容易扩散(2分)
(4)中山站?温和多雨?寒冷干燥(5分)
本题解析:(1)等压线向上弯曲是高压,等压线向下弯曲是低压。(2)水平气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风向。(3)根据气流的运动方向方向污染物的扩散。(4)根据题意可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机,冬季地中海气候和纬度季风气候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