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图》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六)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 B.1:100000 C.1:200000 D.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等高线闭合,且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图中海拔最高处为300到350米之间,最低处为0到50米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50到350米之间;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利于聚落的形成;河流处海拔较低,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因此图中河流自丙流向乙地。
【小题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厘米:4千米(400000厘米)=1:200000,选项A写成数字式是1:20 000 000,D写成数字式是1:1000000。
考点:等高线判读、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   )
A.该区域属于向斜构造
B.a地可以看到c地
C.b地可能发育溪流
D.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小题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在d的正东方向    B.B.d两地元旦同时日出
C.c地最晚迎来元旦      D.d地元旦白昼最长
【小题3】若图中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该图可以表示(   )
A.7月份大陆部分的等温线
B.大陆东部的海水等温线
C.高大山脉及两侧的等温线
D.冷锋过境区域的等温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bd为山脊,则b处较A.c两处高,该处区域属于背斜构造(背斜成山),A错;a地看不到c地,B错;b地为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溪流,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C错D对。
【小题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则d的纬度较a高且二者经度差小于180°,因此a在d的东南方向,A错;元旦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日出越晚,因此b早于d日出,d地白昼最短,B和D错;c地最晚迎来元旦(位于最西端,地方时最晚),因此C正确。
【小题3】若图中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则该图表示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A错;大陆东部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大陆东部受暖流影响),B正确;等温线经过高大山脉要向低温处(北)弯曲,冷锋过境区域气温要下降,等温线也要向低温处(北)弯曲,因此C和D错。
考点:等值线的应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某地一段海岸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为1:50 000,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将图中甲点所在的小山头沿50米等高线铲平,得一高台,所得高台面积约为
A.0.1km2
B.0.3km2
C.1km2
D.2km2
小题2:与本段海岸线的其他位置相比,图中渔港M的区位优势是
A.风浪小
B.腹地广
C.航道深
D.不封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沿50米等高线铲平后的面积相当于半格大小。图中边长为2cm,则实地距离为1千米,一个方格的面积为1km2,所以面积大约为0.3km2,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海岸线的弯曲程度判断:M处海湾大,是一个很到的避风港湾,所以风浪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甲图中PQ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PQ为昏线
B、位于南半球,PQ为晨线
C、PQ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0Km
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
2、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N山脉是我国(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C.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温带草原地区与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小题2】P所在的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黑土流失严重,肥力不足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小题3】图中P所在的平原(    )
A.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B.盛产大豆、高粱、冬小麦、水稻、玉米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  
D.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图为我国东北地区。N山脉是大兴安岭,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分界线大约与贺兰山一线重合。
【小题2】P所在平原为松嫩平原,纬度位置高,热量不足,作物为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作物为一年两舒到一年三熟;所以P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A项东北地区黑土有一定流失,但土壤肥力还是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BD选项不能够作为单位面积产量低的原因。
【小题3】A项中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A错;B项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及南方地区,东北地区应为春小麦,B错;C项当地地广人稀,实行大机械化生产,属于商品谷物农业;D项由图中等值线可判断出河流整体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地势为西高东低,D对。
考点:区域定位、中国主要分界线、农业区位因素、等值线与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