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即可作答。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同一纬度的地区,“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
B.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C.气压高
D.大气的逆辐射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同一纬度的地区,“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大气热力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短波辐射
B.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多
C.近地面大气热量来自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D.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越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发出辐射的物体表面的温度越高,则发出的辐射波长越短;大气和地面的温度都较低,故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长波辐射,A错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效果差,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B错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C错误;太阳高度角越大,由于通过的大气路径越短,故被大气所削弱的太阳辐射较少,D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过程,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差异;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 2010年印度尼西亚火山大规模喷发,将大量的火山灰喷向空中。下图为“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能反映火山灰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的箭头有
[?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监测火山灰扩散面积,分析火山灰运动方向,应该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1、AB
2、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月4日的白天气温最高
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易出现霜冻
D.10月6日大气反射作用最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示地区10月4日昼夜皆阴,则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气温不会太高,A错误;10月5日昼夜皆晴,故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少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故气温低,故昼夜温差最大。B正确;10月6日,白天晴天,云少,大气反射作用较弱,气温较高,D错误;晚上阴天,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故不易出现霜冻,C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