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温带一些国家将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划分为冬季。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天文四季是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划分;北温带国家结合了气候特征,一般把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季节划分的不同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E,89°N
B.80°W,40°S
C.10°E,1°S
D.180°W,71°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周长40000KM,故赤道上的线速度为“日行八万里”。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纬线长的特征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48°的某地的区时是(? )
A.10月1日17点
B.9月30日22点
C.10月1日7点
D.10月2日4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东经48°所在时区为东三区,则区时较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时间8时整的是(提示:太阳都从一个方向直射;N表示北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八点整时,太阳直射的经线的度数是180°经线,从图中可知,A图中右侧经线为180°经线,阳光直射,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问题。(20分)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P点的纬度是?。(4分)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2分)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2分)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4分)
(5)此日以后,地球公转速度继续加快,太阳直射点将向?(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4分)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20°N,45°W) 70°N(4分)
(2)C(2分)
(3)70°S及其以南地区(2分)
(4)西十区(4分)
(5)南,北半球白昼将变短。(4分)
(6)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4分)
本题解析:(1)图示越往北昼越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晨昏线与经线成20°夹角,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P点所在纬度位于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故判断为70°N。(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3)图示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故70°N以北出现极昼,而70°S以南出现极夜。(4)图示135°E经线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应为0时,若A点的地方时为19点20分,则计算A点距离135°E时差为4小时40分,即经度差为70°,故B点与135°E的经度差也应为70°,故计算B点的经度为155°W,故位于西十区。(5)此日后,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说明此日,地球公转应逐渐远离远日点(7月初),而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应将向南移。则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6)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自太阳直射点(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考点。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晨昏线分布与经度和纬度的基本关系;②掌握地方时差异和经度变化的关系;③掌握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基本规律;④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关系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