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十)
A.(125°E,20°N) B.(110°E,24°N) C.(125°E,24°N) D.(110°E,20°N)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23.5°N,该地太阳与头顶的夹角达到该日的最小值时为当地的正午,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86.5°。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该地可能位于27°N或20°N,材料中提到该地位于25°N以南,因此该地位于20°N,此时太阳县挂在该地正北的天空上,B正确。
【小题2】北京时间12:40时该校地方时12点,该校较北京时间晚40分钟,说明该校位于120°E西10°,位于110°E.因此该地位于(110°E,20°N),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
B.0°,60°E
C.30°E,30°W
D.0°,120°E
【小题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小题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10时,12时
B.12时,16时
C.14时,16时
D.18时,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图,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说明为春秋两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其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点,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10点,直射点(12点)的经度为30°E。答案选A。
【小题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一条为人为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线,根据上题的判断,经度为150°W。答案选D。
【小题3】此时,根据上题的推断,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10点,北京时间(120°E)的时间为18时;该日为春秋两分日,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18时。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它地区为昼,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C点此时地方时最晚( )
A.18:40
B.22:20
C.9:00
D.8:40
【小题2】当天北极圈昼长( )
A.24小时
B.最长达22小时40分
C.最短10小时40分
D.最长达23小时2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图中经度相差100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四点时北半球的二分二至点。回答:(每空1分,共8分)
(1)当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时,地球运行于 点至 点之间,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北京的白昼长度变化情况是 。
(2)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可能在 两点,此时悉尼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自B点至D点,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其天数比冬半年的天数 (填多或少),原因是 。
参考答案:1)A C 逐渐变大 逐渐变长
(2)B、D 昼夜平分
(3)多 夏半年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弧线ONP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晨昏圈平面,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据此回答题。
【小题1】O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40°
B.20°
C.0°
D.30°
【小题2】此图所示季节( )
A.南极大陆周围冰山漂浮
B.长江中下游地区桃红柳绿
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D.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可推算北极点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而O点应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其纬度为7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所以0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南极大陆此时为冬季,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夏季,B项错误;南亚此时盛行西南季风,故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流动,C项正确;华北平原播种小麦在秋季,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根据北极地区的纬度分布、太阳高度等信息可判断极昼极夜的范围,进而分析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南北半球的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