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七)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 |
2、综合题 读长江某年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回答问题。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作物品种
小题2: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灌水。与不灌水的棉田相比,灌水棉田的
A.棉花花期不变
B.棉花花期滞后
C.冻害发生几率增加
D.冻害发生几率减少
4、单选题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预计造成15万人死亡.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2.本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3.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
B.烈度一定也大
C.所以破坏性大
D.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
E.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F.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
G.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
H.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
I.造成的破坏大
G.夜里发生地震
所以破坏大
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地处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水土流失、荒漠化
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5、单选题 下列影响地震级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理信息系统》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