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8日14时 B.9日2时 C.8日8时 D.9日20时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小题1:因飞越晨昏线为当地8日19时,故飞越的是昏线,又据19时日落说明当地昼长夜短,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地北侧是温带,南侧是寒带,该地位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北侧为温带,南侧为寒带,说明其为南寒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为南极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大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当伦敦时间(0?)是10时,该地太阳高度最大就是正午太阳高度,此时该地地方时是12时,所以该地经度是30°E。
小题2:该地经度是30°E(东二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6小时,当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当地时间是5:00,那么当地日落时间是19时,日落时北京时间是:19:00+6=第二天1:00.
小题3:h1是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2是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可知差值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12时50分35秒,航天员刘旺按照指令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人工交会对接并成为一体。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人工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图中表示地球表面晨线的是 ( )。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小题2: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特点: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
B.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
C.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
D.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图中经线间隔为15°,N为北极点。6月24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当北京时间(东经120度)约为13时时,则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15°E附近,所以甲曲线为晨线。
小题2: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时间为6月16日到6月24日,在此时间段内,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回归线方向移动,到夏至日时移动到北回归线上,然后再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故北京地区的白昼变化特点是昼先变长,夏至日达到最长,然后变短。
高频考点、晨昏线的应用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4为甲地某时间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A、B数值为一年中的最大值,且A到B的时间差为三个月,甲地在C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世界标准时)3:40和16:20,甲地位置可能为:
A.23.5°N,35°E???
B.66.5°N,0°???
C.12°S,30°E???
D.12°N,30°W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数值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该地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因此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到B的时间差为三个月,且由A到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由C到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因此C表示当地夏至日。该地的纬度大约为12°。夏至日该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世界标准时)3:40和16:20,因此该地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日出的地方时为5点40分,比世界时早2小时,因此该地的经度为30°E。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