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A日至B日期间,该校旗杆日影方向发生变化,这说明该地都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从方向来可以推断,A日为夏至日,B日为冬至日,由于旗杆影子朝南时间多与朝北,故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家乡潍坊市(36.5°N,119.1°E)进行实地考察。该学习小组观测太阳,此时太阳处于正南方位,仰角为60°。下图为观测到某居民楼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读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题中信息“此时太阳处于正南方位”,这说明119.1°E的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用的是120°E的地方时,故A错误;仰角为60°,表示该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60°,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6.5°N,故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当日昼长夜短,故C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还是向北移动,不能确定,故D错误。
小题2:冬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将太阳能集热板角度大约下调9°。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2)图中A、B、C、D四地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__,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
(3)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此时南半球为____________季。
(4)自地球公转到C点以后几天开始,过D点到A点,在此时段,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5)地球公转自B—C—D与自D—A—B比较,哪一段用时较长?为什么?
参考答案:(1)逆时针方向
(2)C A
(3)快 夏
本题解析: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图为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图,故为逆时针方向;据地轴倾向可判定A位于远日点附近,C位于近日点附近,由于C位于近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快,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C为12月22日前后,以后几天即为1月初,自此向A,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图中可看出,B—C—D为近日段,公转速度快,用时短;D—A—B为远日段,公转速度慢,用时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小题1: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小题2: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B.1/3
C.1/2
D.3/4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客机飞行的路线,接近过北京和芝加哥两地大圆的劣弧,其距离比H路线短;该日太阳视运动是从东北向东南,再向西北,该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向右偏,那么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南的地转偏向力;而120°E与a?点的经度差为75°,所以飞经a点时,其地方时为24时,又因此时a点为极昼,所以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故选C。
小题2:因飞机飞行14小时后到达芝加哥,所以飞机到达芝加哥时,北京时间为6月23日2时,那么6月22日24时的经度为90°E,所以6月22日的范围是从90°E向西到180°,跨经度270°,占地球的3/4.。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小题2: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A.0°
B.23°26′
C.66°34′
D.90°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于地轴与黄道面成66°34"夹角,故黄赤交角为23°26",A错误;图示角α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B错误;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C错误;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决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D正确。
小题2: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地轴与黄道面成66°34"夹角。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判断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与黄赤交角的差异,掌握黄赤交角的度数。本题还可考查黄赤交角度数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