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 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夏秋之交杭州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形成低压中心,是台风系统。所以天气系统是低压气旋系统。选择A项。
小题2:本题考查台风的影响。台风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的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相比海洋增温快。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 12~15°之间。赤道辐合带 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小,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 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考点:该题 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小题2: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锋生地带的是(??)
A.四川盆地
B.西北地区
C.东北—内蒙古一带
D.青藏地区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题1:t1、t2、t3三个阶段,等温线越密集,气温的梯度越大,由此可以判断t3>t2>t1;图中气温梯度变大,表示的是锋生过程,而气温梯度变小,表示锋消的过程;因此D选项正确。
小题2:我国在东北-内蒙古一带,由于纬度高,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再加上地形的影响,是冷空气聚集地区,也是主锋生地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1分)
(2)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1分)原因是 。(2分)
参考答案:(1)C(1分)
(2)A(1分)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图示C箭头正确。
第(2)题,图中A处等压线较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故风力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风向判断及风力大小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个力对近地面风向的影响,利用画图来解题更简单。另外在本等压线天气图还应明确:图示M为高压周围向外凸出的区域,为高压脊;N为低压周围向外突出的区域,为低压槽;①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故多阴雨天气。②处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温差大。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