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雪) B.出现连续性降水 C.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 D.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暖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为冷锋天气,在冷气团的推动下,暖气团被迫抬升。
【小题2】此时的锋面距乙地为600千米,所以,20小时后,乙地处在冷锋锋面的控制下,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雪)。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2014年7月13日,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胜利闭幕。下图为承担本次赛事的城市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上图中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2)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6分)
(3)分析①城市所在地气候的成因。(8分)
参考答案:(1)多分布在东南(东部)沿海(2分)一带和中部的内陆高原上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应从点的疏密 : 均匀或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点的方位 : 线上分布(如沿河谷、交通线分布)或面上分布(如分布在面的什么位置);点的数量:多少(极值);反应的规律以及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等角度考虑。
读图可知,城市分布特点多分布在东南(东部)沿海一带和中部的内陆高原上。
(2)气候特征的差异比较应从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对比。气温包括气温高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等;降水包括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①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处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年变化小;②地位于巴拉那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少于①地,季节变化差异大。
(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①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海拔较低,位于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处于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较多,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全年多雨,降水年变化小。
考点: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齄化成雨滴.当它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大雪、冻雨等气象灾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四幅图是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是
【小题2】为监测并分析冻雨范围的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技术是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对流层温度的变化特点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齄化成雨滴。那对流层中要出现逆温层(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上升)。符合的是B、D。当雨滴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符合的只能是D。
【小题2】监测冻雨范围主要是通过航天飞机或人造卫星拍回的照片,所使用的技术为遥感(RS),分析冻雨范围的变化趋势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的,所用的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GIS)。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2.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E.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F.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G.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H.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该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是1月,可判断是北半球;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且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据此可判断该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故选A。
2.地中海气候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附近海域南半球为寒流,北半球的海域为寒暖流的分散处;因降水较多,地表湿润,且植被较好,所以风力搬运沉积地貌较少;而冬季降水较多,地表水获得的补给较多。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7分)读12月8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沿L线为锋线。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判定L线的天气系统为 ;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4分)
(2)阜阳某中学生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到“今天阴天,日温差较小”,请你帮助其解释其原因。(4分)
(3)说出该季节60°N纬线圈附近气压中心的分布规律,请解释原因。此时,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7分)
(4)试举例说明该类天气系统早春季节和夏季给我国带来的天气。(2分)
参考答案:(1)冷锋(2分) 见下图(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仔细读图,注意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变化,可以推断L线北侧的风向是偏北风,性质寒冷干燥;由题干可知沿L线为锋线,所以该线附近的天气系统是冷锋。画图时注意标明冷、暖气团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特别注意冷气团在锋面下方、云层及其降水区的位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2)注意图中阜阳市与L线所在天气系统的相对位置,结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分析。阜阳位于冷锋锋后,冷暖气团的交汇处,多阴雨天;白天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了最高温度;晚上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提高了最低温度,所以日温差减少。
(3)根据海陆分布及其热力性质的差异,分析其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冬季,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所以陆地上成为高压中心,如亚欧大陆上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把60°N纬线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低压中心只保留在海洋上;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12月属于夏季,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半球,北半球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所以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4)L线的天气系统为冷锋,盛行偏北风,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所以多大风、沙暴天气;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较大,当吹偏北风时,冷、暖气团交汇,北方多形成暴雨。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