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空中的大型客机、陨星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故不属于天体;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而北极星是运行于宇宙的物质,属于天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受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发射的影响,原计划于2009年10月和该探测器结伴奔火星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不得不将发射日期延后。火星拥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环境,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生命。也正因此,火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分析表格资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2009年10月地球和火星的距离较近,火星的公转周期为1.9年,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则1.9年后火星公转到现在的位置,地区接近现在的位置,所以下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的较佳时间约是2011年8-9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身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右岸(西侧)更容易被侵蚀发生垮塌;河中的沙洲主要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西侧河岸更容易受到侵蚀,东岸沉积,同时东岸设有灌溉渠口,则东侧河水应该相对浅;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因此河水相对清澈。
小题2: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因此河水相对清澈。而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因此选择C。
小题3:考虑到该地是江南水乡,应该属于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建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但是题干的设问则是堤坝低矮的原因,这种做法主要是便于排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9月22日22时49分迎来了116年来最早的秋分节气。据此回答两题
小题1:秋分时,直射点经纬度为
A. 42°15′W ,0°
B.42°15′E , 0°
C. 77°45′W ,0°
D.77°45′E , 0°
小题2:该日某地地方时为11时,其太阳高度为75度,则该地经纬度为
A.57°15′W ,15°N
B.92°45′W ,0°
C.92°45′W ,15°S
D. 57°15′W ,0°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北京位于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0°纬线)。当北京时间为22时49分时,地方时为正午12:00的经线应是:22时49分与12时相差10小时49分,根据相差1经度时间相差4分钟可知两地相隔162°15′。
直射点经纬度位于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西侧,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由120°E向西推162°15′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对应的经度,为42°15′W。所以秋分时,直射点经纬度为(42°15′W ,0°)。
小题2:已知秋分时,直射点经纬度为(42°15′W ,0°),某地地方时为11时,则该地方时所在经线位于太阳直射点经线的西侧15°,即为 57°15′W 。所以地经纬度为( 57°15′W ,0°)。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北京时间的秋分节气来考查时间换算、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太阳高度的换算简便方法为:求某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用90?减去该点与太阳直射点间的纬度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 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冰穹西南方向约7.3 km。据此回答下面3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长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小题2: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
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小题3: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南极洲。小题1:A项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终年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错误。B项偏东的地方总比偏西的地方早看到日出,即地方时最早。故结合三地的经度看,昆仑站最东;故B项正确。C项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故长城站最大;D项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则日出均在正东方向;错误。
小题2:②根据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受极地东风影响,且由于纬度高,地势高,故风力较大;错误。
小题3:考查南极洲,经纬网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主要自然灾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