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A.1月前后 B.3月前后 C.7月前后 D.9月前后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小题1】此地为昆仑站,位于南极洲大陆上,所在之地冰雪覆盖,主要作用应该为外力作用;冰穹A地区也是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M地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小题2】最好的观测时间是当地处于极昼时,7月份此时正处于极昼。
【小题3】M地位于南半球,北极星应该位于地平线之下。
考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天文观测的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 (?? )
A.滑坡
B.大西洋的扩张
C.地震
D.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滑坡、地震、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进行得都比较快。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新疆的风蚀城堡
B.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C.泰山的块状山地
D.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泰山是我国有名的断块山,是断层一侧上升岩块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另外学生还需掌握我国较为典型的断块山除了泰山外,还有华山、庐山等。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它们的划分依据是能量来源来自于地球内部或是地球外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而外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等引起的。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形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3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黑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分析2013年以前墨脱不通公路的自然原因。(10分)
(2)简析墨脱雨量充沛的主要原因。(4分)
(3)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8分)???
(4)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自然原因。(6分)
(5)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目前并无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试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此前修建公路必须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山高谷深(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在此前修建公路必须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山高谷深,跨越多条河流。开凿隧道和架桥的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该地降水丰富,雪线低,冬季大雪封山,春季融雪产生春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山体岩石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冲断道路。所以不通公路。
(2)墨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大,西南季风顺着山谷进入,受山地地形影响,在迎风坡降下大量地形雨,所以降水丰富。
(3)读图,墨脱地处低纬,北部高山对冬季风的阻挡,所以冬季温暖。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多雨,所以夏季凉爽,并不炎热。?
(4)根据材料,该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山体岩层破碎,利于地表水下渗。冰雪融水与大量的降水提供了足量的下渗水源,所以岩层裂隙中含水量大。?开凿时容易引起涌水、渗水现象。
(5)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技术难度大。修水库工程难度大,建设物质运输距离长,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该地人口少,电力需求量小,所以目前无计划开发水能。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