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位于大陆架上 B.位于大洋海岭处 C.地质上为断裂构造 D.地壳较厚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说明该地层为沉积岩层,所以可能含有化石,A选项正确;有气孔和流纹构造的为岩浆岩,B选项错误;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性变质岩,C选项错误;岩浆上升冷凝而成形成岩浆岩,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图示乙地水深约为2000米,所以不是大陆架地区,A选项错误;乙地区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大洋海岭位于生长边界附近,B选项错误;根据图示乙地岩层断裂,为断裂构造,C选项正确;乙处为大洋地壳,所以地壳较薄,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中琉球群岛判断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海沟、岛弧,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岩层中常见火成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丙处是因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的岛弧,岛上的动、植物种类较新,岛弧位于大陆边缘,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岛屿面积小,地势陡峭,淡水资源贫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山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岩层断裂错位上升形成断块山
B.板块运动地块隆起形成向斜山
C.岩层受侵蚀弯曲形成褶皱山
D.岩浆侵入,冷却堆积形成火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岩层断裂为断层构造,一些岩块错位上升形成断块山,A正确;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的,C错误;褶皱中向上隆起的为背斜,B错误;火山石演讲喷出冷却堆积形成的,D错误。
考点:内力作用。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地质构造为???????????????,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____(甲、乙、丙、丁)处。
(3)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 ________。目前人类改造最多的环节是???????????。
(4)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
(5)图2为图1中某一地区的地貌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B两地中的_____地。
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参考答案:(1)山岭 ???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水循环。(1)图示甲处的地形中高周低,为山岭;其地质构造:岩层中间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向斜成山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2)背斜储油,向斜储水。(3)图示水循环环节中,②环节表示海洋水汽向陆地输送的水汽输送环节。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最多的为地表径流环节,故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4)图示乙处为背斜,形成谷地,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5)图2为风蚀蘑菇,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故判断为A内陆地区,为风力侵蚀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台湾地质剖面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中东部断裂发育明显的主要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张裂运动形成
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挤压形成
【小题2】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平原是海浪沉积和流水侵蚀形成
B.西部山麓地区降水量大于东部山麓地区
C.盐场位于西部沿海地区是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
D.盐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台湾处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的消亡边界,断裂发育明显,是地壳运动挤压所致,地壳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前三项都错,即选D。
【小题2】西部平原是由海浪和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东部山麓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山麓地区,盐场位于西部沿海地区,是由于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地势平坦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地质作用和中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