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进行一次地理实验活动。其过程是将黄土装入木框内,在M侧种上苔藓和杂草,N侧裸露。培植两周左右,让植物成活。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来使呈斜坡状,在木框两个开口处下摆两个脸盆,再把带小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下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
读图并回答(1)——(2)题。

(1)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 ]
??? A、M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 B、N侧的脸盆里水少、水位变化慢且没有沙土
??? C、该实验主要模拟水循环的大气降水环节
??? D、该实验主要验证植被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2)受实验所验证的地理原理启示,可用于下列地区的国土整治
[???? ]
??? A、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
??? B、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 C、黄淮海平原的低洼地的治理
??? D、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治理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为世界某国家水系分布图,近年来,该国政府相继颁布了《森林和自然资源保护法》等一系列相关法令,其中明文规定严禁滥伐林木,禁止出口木材,所需木材从邻国进口。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说明该国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的对改善当地环境的重要作用?(5分)
参考答案:(1)该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处南亚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的落差和河流流量两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2)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从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经纬度位置、地形特征等基本信息,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影响水能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2分)
(2)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说出该因素对地理环境其它要素的影响。(5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3分)
(4)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1分)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参考答案:(1)干旱????
(2)气候干旱??对地貌:物理风化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2)由于气候干旱,故地表水少;植被少;土壤发育程度低;故生态环境脆弱。利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气候干旱对气候环境中的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要素的影响。(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故主要从植被破坏的几种形式分析。(4)针对西北地区的缺水,从开源和节流措施分析,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没有引水到新疆,A错误;增加冰川融水只能形成短期效应,从长期来看,将导致河流补给量减少,B错误。限制畜牧业的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C错误。发展节水农业和退耕还林,既利于节水,也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和区域环境的基本分析思维,本题还可结合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农业生产等内容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甘肃省白银市是我国唯一以贵重金属命名的城市。白银市已探明铜、银等30多种矿产,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全市有产业工人16万。这里有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会宁会师红色旅游等景区。白银市经济总量偏小,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223元。经过大规模开发,资源保障程度越来越低,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三:
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1)图中甲、乙两地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内流区的是???????。(2分)
(2)简述白银市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工业衰落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分析甘肃省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原因。(6分)
(4)甘肃省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提示:资源方面、经济结构方面、人口方面)(6分)
参考答案:
(1)??乙?(2分)
(2)区位有利条件:劳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我国季风区和内外流域的分布范围可知,甲地额尔齐斯河属外流河,位于非季风区;乙地属于季风区,但是是内流区。
(2)区位有利条件可以从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方面来分析,包括:劳动力丰富;距离兰州市近,交通便利;距离兰州消费市场近;黄河经过,水资源较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等;衰落原因可以结合教材关于鲁尔区的衰落原因和白银市的具体条件来分析:有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矿区环境问题突出等。
(3)甘肃地理位置具有过渡性特征。地处阶梯转换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地带,内流域与外流域的交界处,由半干旱到干旱,植被由森林和草原过渡到草原和荒漠,所以生态地位重要等。
(4)要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根据甘肃的环境特点和经济现状,可以从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等方面着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三峡工程对库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①耕地被淹?②文物古迹被淹?③缓和气温日、年变化???④泥沙淤积加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三峡水库造成后,气温日、年变化趋缓属有利影响,故③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三峡工程对区域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