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是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E.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F.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G.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H.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分布。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乙位于小兴安岭山地,适合发展林业,丙地位于松嫩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丙地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规模大,适合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所以生产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完成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2.据图分析,1990年以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
A.世界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B.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C.人均粮食拥有量略有增长
D.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E.增加耕地面积
F.增加化肥使用量
G.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H.兴修水利,增加灌溉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人均粮食拥有量略有增长;由图上信息无法判断世界人口的变化;灌溉面积指数在不断增加,可以判断水旱灾害的频率在下降;化肥的投入指数先增加后减少,可以判断农业生产环境在改善。
2.据图分析,1990年以来,化肥投入指数在减小,灌溉面积指数在增加,人均粮食拥有量略有增长,可以推断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兴修水利,增加灌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19世纪上半叶,德国鲁尔区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统工业区。但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繁荣后,曾走向衰落。后在20世纪60年代经过整治,经济再度繁荣。完成各题。1.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2.以下属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的是: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②钢铁工业向内陆转移;③引进了技术精良的大型石化企业; ④区内建立数所高等院校;⑤减少了铁路交通建设,采用网上销售;⑥控制排污,植树造林,优化环境
A.充足的铁矿资源
B.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D.丰富的煤炭资源
E.①②⑤
F.①④⑥
G.②③⑥
H.②④⑤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比较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的是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区内建立数所高等院校;控制排污,植树造林,优化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材料一:2007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将南沙地区发展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中心;集物流产业、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联结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新的粤港直接联系的重要通道。
材料二:2006年9月19日上午10时,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区间9标高架桥在南沙黄阁镇顺利合龙。到目前为止,四号线新造—黄阁高架段9个标段中已有8个标段合龙,预计今年底开通。到时,南沙与广州中心城区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材料三:右图。结合材料,回答有关开发南沙的 。
1..南沙具有优越的区位因素是2..南沙工业发展定位为:以石油化工、钢铁、机械装备工业为主的现代化临港工业基地;同时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重点的高科技工业和信息服务业。下列观点正确地是3..南沙的发展模式与下列哪些地区较相似
A.水运交通条件
B.原有工业基础
C.能源资源
D.光热
E.钢铁、机械装备工业为广州传统优势工业
F.发展钢铁工业可充分利用国内的铁矿资源
G.目前,广州的信息产业在全国有领先的优势,南沙发展信息产业有较好的基础
H.南沙地处珠江口,远离市中心区,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工业可节省治理污染的投资
I.东京横滨地区
G.鸡西
阿伯丁
硅谷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1.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广东工业发展还存在:能源、矿产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劳动者素质偏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少,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矛盾,技术开发水平落后,企业技术改造迟缓,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2.南沙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一个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具备能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广州作为珠三角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是以轻工业为主,所以不具备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的传统优势
3.。治理工业污染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南沙的发展模式是属于临海型工业发展模式,与日本东京、新加坡等城市比较相似。阿伯丁是石油化学工业城市;硅谷是电子高科技工业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近年来福建省沿海平原许多城市的郊区采用搭建塑料大棚栽种返季的瓜果、蔬菜,挖地(田)成塘发展养鱼业。回答问题。1.采用塑料大棚栽种农作物,利用的原理主要是2.挖地(田)成塘,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常用措施之一,其重要的意义在于
①降低地下水位,减轻水土流失???②增加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④保护水资源,减轻水源污染
A.生物循环的原理
B.大气的温室效应原理
C.大气的热力环流原理
D.水循环的原理
E.①②
F.②③
G.②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
1.塑料大棚能起保温效应。
2.挖地成塘增加了水域面积,为低洼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措施,故②③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