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城市建筑物多,建筑高大,不能降低风速,还可加强楼间的风速。选B正确。
【小题2】由表中数据可知: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A错;是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而不是太阳辐射强度,B错;高原区热岛效应明显不等于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C错;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的热岛效应较强,与冬季气温低,需要生海马取暖排放废热有关, 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资料分析能力和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8分)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10分)
(2)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8分)
参考答案:(1)(10分)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N渔场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 M渔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2)渔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应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临M海域有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沿岸国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且工资水平低。M沿岸国家临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临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有利于渔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考点:不同区域大气环流的差异,区域渔业资源发展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纬度附近甲乙丙三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 | 甲 | 乙 | 丙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3005.3 | 1239.2 | 1970.6 |
7月平均气温(℃) | 14.9 | 25.8 | 28.7 |
1月平均气温(℃) | -2.3 | 5.6 | 3.6 |
年平均降水量(mm) | 453.9 | 976 | 1400.7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表格中的日照时数,甲地年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夏季气温低,最可能是日光城拉萨,拉萨位于30°N附近,所以某纬度可能是30°N,B对。23.5°N纬线穿过的只有两个省会,且夏季省会无低温,A错。35°N、40°N穿过地区是半湿润区,降水量小于800mm,C.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位于西藏自治区,农业主 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称河谷农业。因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气候区,所以牧业是高寒牧业,D对。
考点:几条重要纬线,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区域农牧业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小题1】关于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及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月,西风带影响
B.5月,副热带高压控制
C.6月,锋面控制
D.8月,夏季风最强盛
【小题2】关于B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市场需求变化
B.水源不足
C.土壤贫瘠
D.机械化水平低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多梅雨天气。
【小题2】B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说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是由于市场的变化引起的。
考点:长江流域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交通运输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