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因此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北京、重庆、广州、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体影长越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6年7月10日凌晨2:00(北京时间),杭州球迷准时收看了德国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电视直播。则伦敦的球迷应该在当地几点钟准时收看这场球赛(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2:00时,伦敦是0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相差8个时区,位于北京西面,所以晚8个小时,应是7月9日18:00,A对。
考点:时间计算,时区,区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小区建设规划中,为节约用地,同时兼顾住宅楼各层的采光,需要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楼间距,据此完成第5题。
南北向的住宅楼,楼高相同的情况下,理论楼间距应该
A.上海大于北京
B.广州小于上海
C.北京大于哈尔滨
D.武汉小于广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较越大,楼房的影子越短,楼间距可以越小。我国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楼间距较小,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楼间距应较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完成问题。
【小题1】表示山地的北坡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随着坡度持续增大至59°,甲、丁曲线数值的差值将(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小题3】若图中的时间表示地方时,该圆只能表示( )
A.经线圈
B.赤道圈
C.晨昏圈
D.极圈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小题1】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南坡,为向阳坡,其次为东坡和西坡,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
【小题2】冬至日,32°N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约35°,故当坡度达到约55°时,即南坡与正午阳光相垂直,则甲丁之间的差值最大,之后,随着坡度持续增大,甲丁之间的差值在减小。
【小题3】注意图示时间格之间的时差是不均匀的,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排除A项,赤道圈和极圈都应经度差相等,则时差相等,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钟;图中昼长最短的点是________;太阳高度角小于0°的点是________。(6分)
(2)甲图可能是________(选择填空)的太阳光照图。(2分)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6月1日 D.10月1日
(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出,C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落。(4分)
(4)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________地。(2分)
(5)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1)10 E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150°E经线平分昼半球,此时为12:00,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0:00。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当天,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所以,昼最长为E点,最短为A点。光照图上,昼半球的太阳高度都大于0,晨昏线上等于0,夜半球小于0。
(2)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选C。
(3)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6:00,日落地方时为18:00;从图中可以看出B与C相差经度30度即2个小时,B在C的西侧,因此,B地日出时刻(地方时)为6:00-2:00=4:00。
(4)图中经纬线告诉我们,B即位于C的西侧,由位于C的北方,因此,B位于C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从大到小是C>A>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理意义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与城市》高频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