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昼长乙>丙>丁 D.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①对,②错。北半球是冬半年,昼短夜长,所以甲位于昏线上。丙是昏线与赤道交点,时刻是18点。当160°E是18点时,70°E是正午12点,所以直射的经线位于东半球,③对,④错。所以C对。
【小题2】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昼长大于夜长。北半球相反,所以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A错。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90°,B错。此时,各地昼长由北向南递增,所以乙>丙>丁,C对。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甲的经度与另两地不同,不易比较,但是丙比乙日落早,D错。
考点:晨昏线,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甲、乙两图为某日同一时刻的太阳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b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0°,ll0°E
B.40°N,ll0°E
C.40°N,70°W
D.0°,70°W
【小题2】下列关于a、b、c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b、c两点都是地方时5:00日出
②a点的昼长较b点长
③b、c两点经度差为30°
④a点在c点的东南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题1】根据甲图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刻太阳直射在20°N纬线上。乙图中b地此时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也就是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算出b地的纬度应该是0°或40°N,再看乙图,乙图中太阳高度大于0°的经度范围为210°(即昼长14小时),即出现昼长夜短,故判断当地的纬度不是在0°,则为40°N,b点所在的经度,为5°E---145°W的中点,计算为110°E,故选B项。
【小题2】①肯定是正确的,因为昼长是14小时,那它肯定是5点日出的,b、c在同一纬线上,所以日出时刻是相同的。②肯定是错的了,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纬度位置越北昼越长,b在a的北面,所以昼长更长。③我们可以分别估算出b、c的经度来,至于多少我们不好肯定,但至少根据太阳高度差是美办法算出经度差的。④a(110°E,20°N)此时已经在正午时刻了,而c却没有,说明a在东c在西,且c的纬度是北纬40,所以a在c的东南。故而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B.该日昼夜长短
C.该地太阳高度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小题2】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A.12点
B.3点或者15点
C.15点
D.0点或者12点
【小题3】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福州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福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是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线圈,交点的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是90°,晨线与昏线是因日照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交点的位置,A对。昼夜长短、太阳高度、日影长短也是由直射点位置决定的,B、C、D错。
【小题2】读图,当交点位于①点时,75°E的时刻为0时或12时,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为3时或15时,C对。A、B、D错。
【小题3】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可能是从春分到夏至,也可能是从秋分到冬至。所以不能判断南、北半球 各地白昼变化,A、C错。也不能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错。在②点时昼夜平分,在④点时,昼夜长短差异最大,所以B对。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②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缺少像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 ③我国太阳能最贫乏的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④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丰富程度。海拔越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的削弱少,太阳光照强。
小题2:我国太阳能丰富在西部,经济发达在东部;目前技术条件下,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难度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
①热带范围变小
②寒带范围扩大
③温带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范围扩大
⑤极昼极夜范围变小
A.①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五带。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度数相同,而与极圈度数互余,故黄赤交角变小,则回归线度数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极圈度数变大,则极圈以内的寒带范围变小;则温带范围扩大。故①③⑤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与城市》高频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