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据此回答题。
1.图中a线(粗实线)可能是2.为促进b地区(阴影部分)农业发展,应该
A.重要铁路干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内外流域分界线
D.地势阶梯分界线
E.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F.大力种植牧草,发展山羊养殖
G.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水稻、茶叶
H.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因此图中a线(粗实线)可能是400mm等降水量线。
2.图中b区域(阴影区域) 为黄土高原,在治理水土流失时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因此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2)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走向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问题。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年降水量
B.海拔高度
C.荒漠化程度
D.人口密度
E.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F.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G.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H.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参考答案:1. AC
2. AD
本题解析:1.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降水较西部地区多,所以牧草量较西部地区多,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荒漠化严重,所以西部地区载畜量较东部地区少。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应该注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控制载畜量,提高草场生产能力。所以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而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不利于提高草地生产力,容易导致土地退化。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E.扩大播种面积
F.提高机械化水平
G.选用优良品种
H.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参考答案:1. BC
2. C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源充足,但地势崎岖;而东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2.乙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生态问题是风沙、旱涝、盐碱严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的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播种面积,不能提高单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是单产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美国某次“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回答题。1.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2.引起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3.对于图示“黑风暴”主要发生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污染
D.土壤酸化
E.砍伐森林
F.过度垦殖
G.温室效应
H.灌溉不合理
I.地形——落基山区
G.土壤——红壤
植被——草原
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区域的轮廓图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美国本土,题目中所说的“黑风暴”的实质就是指的沙尘暴。沙尘暴的发生一定会把当地的疏松土壤通过风力作用搬运起走,造成了当地的土壤的侵蚀。故选A
2.沙尘暴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过度垦殖造成大量的疏松沙源的存在,这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故选B
3.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的“黑风暴”发生在美国本土中央大草原地区,土壤是世界的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的中央大草原。故选C
考点:区域农业开发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发生“黑风暴”位于美国本土的中央大草原地区,明白“黑风暴”的实质是因为人类过度地开垦草原而引发的沙尘暴天气。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E.①②
F.②③
G.②④
H.①③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根据下图分析,三省区的灌溉用水量并非都呈下降趋势,②错误;结合两图反映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并非同步,④错误。
2.“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反映相对于丰富的土地资源,该地区的水资源不足,①错误;结合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东北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农业生产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选择恰当的解题方式是本题解题的关键,并结合读图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