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保护。小题1:②消纳“一切污染”显然错误;③湿地不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错误。故选D项。小题1: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冻土、地形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1)西高东低;含沙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径流量季节变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下图中A城市作为闻名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赢得了华夏“煤都”的盛誉。据此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注意材料信息“A城市作为闻名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而在重工业基地附近发展轻工业,主要是为了调整职工的性别比需要。
小题2:直接根据图示的铁路线走向分析,铁路线走向避开陡坡,沿地势平坦地区延伸,故判断影响该交通线走向的主要区位因素为地形。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材料和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影响工业布局和交通线走向的主要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直接
A.加剧水土流失
B.造成土壤盐碱化
C.破坏地表植被
D.减轻环境污染
小题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A.大力提高煤炭产量
B.将涉煤企业外迀
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区煤炭资源分布在大兴安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植被以草原为主。煤炭资源分布在地下,煤炭开采直接要破坏地表植被,C对。加剧水土流失是植被破坏后的结果,A错。开采资源与土壤盐碱化无关,B错。不能减轻环境污染,可能会加重污染,D错。
小题2: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大力提高煤炭产量,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A错。将涉煤企业外迀,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B错。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会加快资源枯竭,C错。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在发展中解决问题,D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完成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
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
小题2: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中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A.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能源是石油,其次是煤,核电发展速度快。
小题2:瑞士能源消费以水能为主,法国以核电为主,中国以煤炭为主,英国以石油为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概况,并能结合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实际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生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