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55°23′ B.70°58′ C.66°34′ D.63°46′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时间的计算等知识,同时考查图表的分析解读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由题干中的“6月22日某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信息,结合图中信息,确定该地的日出、日落的时间。从图中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该地在6月22日这天是北京时间18时日出,北京时间次日6时日落,其昼长为12小时,因此该地位于赤道上,其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24时,由此可推知该地在西经60°经线上。6月22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该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图中Q点对应的纵轴数值就是该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S为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图可知,昼弧AB为135°,可以算出D点昼长为9小时,再根据日落时刻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日落时间=12+昼长/2,得出日落时间等于16:30,因此B对
小题2:根据题意分析,SA为两日的分界线180°,SA向东至SB为12月31日,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瞬时值,推出SD为90°W,进一步可以推算出北京时间为2014年1月1日5时,所以A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日影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为保证房屋采光,房地产开发必须考虑楼间距。昆明(25°N)楼间距的设计主要参考的光照日期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小题2:按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楼间距设置最大的应该是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广州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冬至日,昆明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楼间距最大,所以,昆明(25°N)楼间距的设计主要参考的光照日期是冬至,正确答案选D。
小题2:四个城市当中,哈尔滨的纬度最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楼间距设置最大。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楼间距的设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0,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校的天文观测小组某日进行实地测量得到的资料:当校园内的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是13时,夜晚精确测得地平线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为25°,据此回答两题:
(10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25°N、135°E?????????????? B.25°N、105°E
C.65°N、135°E??????????????? D.65°N、105°E
(2)该日(观测当日),当校园内旗杆的影子最短时,属于该日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大约是(??? )
A.9/24??? B.15/24??? C.17/24??? D.7/24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所求地点影子最短时应是正午12时。
根据已知的北京时间求出子夜0时的经度。算出属于今日的范围是75°W~0°~180°,即跨经度255°。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当α=23°26′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4分)
(3)此时,出现的地理现象是(2分)??? (??? )
A.北京多风沙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牧羊活动的闲季
D.江苏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4)将下列国际著名大城市:纽约、伦敦、香港、上海,按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分)
参考答案:
(1)6月22日2:00?????? (2)23°2
本题解析:
首先由α=23°26′,且赤道以北昼长大于夜长,可判断出此日为6月22日,再由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经度为180°,可知180°上的地方时为6:00。
(1)北京时间比180°经线上的时间要晚4小时,即为6月22日2:00。
(2)太阳直射点经度即为地方时12:00地区的经度。即比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早6小时.可知为90°W。
(3)北京风沙多见于春秋季节,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最慢,墨累-达令盆地夏季正处于牧羊活动的忙季(配种)。
(4)夏至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据此判断四城市的顺序。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