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气候持续干旱 B.林果业发展迅速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种植业发展减缓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小题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从1650年到1780年该地区原始林地大面积减少,耕地不断增加,表示这里原始林地被开垦成耕地,由此推断这里存在移民开垦现象。
小题2:20世纪后,该地区的耕地有所减少,次生林地面积增加,该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故选B项。
小题3:根据该地区的土地利用以草地和耕地为主,判断该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分析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
[???? ]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4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
[???? ]
A.b、a
B.a、b
C.b、c
D.c、a
2、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我国的一艘综合科考船与今年2月20日从上海港出发,沿下图所示船行线路经圣弗朗西斯科——利马——悉尼,再对澳大利亚大陆进行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考察船从上海到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航行过程中基本上是??????(顺、逆)着洋流而行,由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到利马是???????????????????着洋流而行。
2.关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华人聚居地区
B.附近的硅谷是全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
C.夏季气候干旱,依靠灌溉发展种植业
D.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
3.考察船行6周后到达秘鲁的利马,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利马当地
属于?????????????????气候,其成因主要是?????????????????????????????????以
及??????????????????的影响。
4.在澳大利亚由A处穿越大陆到B处的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和中西部地貌景观差异极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以 ??????????????条件为基础的,导致东部地貌的形成主要受???????????作用的影响,而西部主要以???????????地貌为主。
5.针对国内水资源分布的状况,澳大利亚实施“东水西调”工程,试分析其背景原因:
参考答案:
1.顺???先顺后逆
2.A
3.南?热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两个三角洲的相同之处是(??? )
A.河湖众多,发展了水产业
B.交通便利,运进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
C.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业
D.都有发达的棉纺织工业
小题2:乙三角洲不同于甲三角洲的地理环境条件是 (??? )
A.地形平坦,多河湖
B.热量更丰富
C.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
D.土壤为肥力较高的水稻土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判断,甲表示长三角;乙图表示珠三角地区,都是河网稠密地区,故利于发展淡水养殖业,A正确。各产业部门往往受当地资源状况和交通等条件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利用便利的海陆运输,运进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了重工业。珠江三角洲利用附近山区的森林资源,还有蔗渣等作原料发展了造纸业。长江三角洲附近盛产棉花。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处南岭以南,无论是降水还是热量都优于长江三角洲。但甲乙两地的降水量都在1000毫米左右,故选B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抓起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并以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交通条件等判断区域的工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