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A.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B.实现机械化耕作 C.提高产品质量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小题1:结合美国农业专业带的分布位置判断E表示玉米带;
小题2:由于美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故采用旱地直播技术;方便机械操作。
小题3:由于蔬菜的保质期较短,而海运速度慢。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6分)“高原明珠”——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示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
(1)归纳图中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描述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
(2)简述滇池的形成原因。(4分)
荷兰(3°E~7°E,49°N~53°N)是世界最先进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其花卉70%由玻璃温室培育。近年来,昆明地区吸引了来自荷兰花卉繁育、种植企业的大量投资。
(3)比较荷兰与昆明两地花卉种植的气候条件差异,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8分)
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主要发展矿产采掘和冶炼、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及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
(4)指出滇中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区位因素,并说明其积极影响。(10分)
(5)近年来滇池流域水资源紧张,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有地文(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例,看图回答,注意本小题的两问的角度,一是问自然旅游资源,另一问是人文旅游资源。图中的山峰、湖泊、温泉、森林都是自然景观,分别属于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名胜古迹为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滇池北部及沿岸低地。
(2)看右图,滇池为构造湖泊,由断裂下陷后,降水、河流汇入而成。
(3)荷兰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昆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花卉种植的气候条件差异体现在荷兰热量和光照不足,昆明热量和光照充足。主要影响因素是荷兰纬度位置高,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控制,平原地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昆明纬度位置较低,受季风环流影响,位于内陆,海拔较高,高原地形。
(4)滇中地区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能源、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影响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注意本小题要求说明有利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缓解就业压力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
(5)滇池流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增大;人为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人口和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另一方面是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缺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复合发展模式图”,完成:
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
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选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的方向;C选项中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推动退耕、退牧工作的顺利实施;D选项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配套加工业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