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地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乙、丙按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小题2】该山地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乙处的海拔高度高于甲处,故判断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而丙丁位于同一侧山坡,丙地海拔高度低于丁地,故判断丙地气温高于丁,即高于甲地。
【小题2】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而丁地的海拔高度明显高于甲地,故判断甲地(北坡)位于阴坡;根据图示山顶积雪的分布状况,北坡雪线较高,而北坡又是阴坡,故判断北坡应为背风坡,降水量少,故雪线较高。
考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的风速数值可能为
A.2.0
B.2.3
C.2.6
D.3.1
【小题2】 影响辽宁省风速等值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地势
B.海陆位置
C.海陆轮廓
D.纬度位置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变化。读图,甲地符合递减规律,可能是2.0-2.5之间,所以B对。
【小题2】读图,根据图例,辽宁省东部和西部都有山脉分布,阻挡作用削弱了风速,所以东部和西部风速小。中部是平原,没有山脉阻挡,风力较强。所以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A对。海陆位置、轮廓、纬度位置不是风速大小的主要因素,B、C、D错。
考点:等值线图,影响风速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北半球正值冬季
C.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夜
D.太阳直射赤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速度最慢,时间在7月初,北半球正值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此时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而南极附近出现极夜。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问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2.D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B通过固体、液体传播,A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B和A传到C时,波速突然下降
C.B和A在D中波速明显减小
D.CD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E.地幔和地壳
F.岩石圈和地壳
G.地幔和地核
H.地壳和地幔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横波快,故判断B表示纵波,A表示横波,纵波能通过固体和液态,横波只能通过固体,A错误;图示C为古登堡界面,通过古登堡界面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横波消失,B正确;D为莫霍界面,通过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错误;C以下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故C界面以下横波小时,D错误。
2.图示D表示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资源问题与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