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铡蚀、下蚀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A、B错。防护工程的目的不是防止沟头崩塌,主要是防止溯源侵蚀,C错,D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B对。土地荒漠化是指的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的现象,是土地退化。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作用不大,A、C、D错。
小题3: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A、C、D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B坡的侵蚀,A错。在B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水源污染的主要途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水循环过程回答9~10题。
9.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上图中的(???? )
A.? f和 s??????B. j和g?????? C.j和z?????????D. g和z
10.近几年冬季,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质突发性的变化,主要与(???? )
A.j有关?????B.z有关???????? C.v有关????????? D.g有关
参考答案:A B
本题解析: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冬季,河水水位低,咸潮突发,造成河水、地下水和土壤的盐度升高。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至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年份 | 功能区 类别 | Ⅰ类 (居住区) | Ⅱ类 (混合区) | Ⅲ类 (工业区) | Ⅳ类 (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
2009 | 达标率(%) | 78 | 57.2 | 81.7 | 65.8 | 94.8 | 74.3 | 76.2 | 44.3 |
2010 | 达标率(%) | 83.2 | 68.6 | 87.3 | 76.8 | 92.3 | 81.1 | 83.5 | 53.6 |
参考答案:
(1)除工业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略有下降外(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表中数据分析,除工业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类功能区昼与夜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有提高,但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仅为53.6,仍偏低。
(2)因噪声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而监测点提供的数据更能客观反映各功能区环境质量,进而可以确定对噪音污染的治理区域;监测点提供的数据还会为城市声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提供依据,加强对噪音污染的管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A.滑坡、泥石流
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空洞
D.荒漠化、水土流失
小题2: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A.土壤污染
B.盐碱化
C.公害病
D.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小题1:AD
小题2: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图中箭头a表示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人类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环境可能通过滑坡、泥石流、荒漠化、水土流失来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小题2: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则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公害病等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
(1)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3)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4)如果人类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则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形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则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产生种种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是属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属于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酸雨属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植树种草属于人类作用于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l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l)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l0)、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部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16~18题。
小题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微风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小题2: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小题3: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有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B.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到2008年,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晴朗微风天气能促使API增大。
小题2: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小题3: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有到2008年,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真正将环保做到位。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