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资料中记载的“黑气”是太阳黑子,它比太阳表面温度低,在太阳表面形成暗斑,看起来象是太阳变黑了一块。选D正确。
【小题2】太阳黑子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发生的是耀斑,是太阳增亮的现象;日冕层发生的是太阳风。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及太阳活动标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获得热量,同时通过地面辐射的方式而散失热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向外辐射之差额,称为地面辐射差额。图1表示三个地区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2.考虑到大气受热过程,一日内地面辐射差额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每天的
A.①②③三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均位于南半球
B.曲线③所代表的地区地面辐射能的收入始终小于支出
C.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低的是曲线②
D.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高的是曲线①
E.日出前后
F.14点左右
G.日落前后
H.午夜时分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向外辐射之差额,称为地面辐射差额。辐射差额为正值时代表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散失的热量。所以③地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全年为正值,所以③地纬度最大应该位于热带,而①地最小,纬度应该最高。三地都是在6-8月辐射差额大,所以三者应该都位于北半球,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2.辐射差额达到最大值时,地面气温达到最高时,考虑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般为14点左右,所以选择B选项,而A、C、D三个时刻,地面温度都较低,太阳辐射差额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在月球上的软着陆,并拍摄传回了着陆区的清晰图像(如下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月球和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小题2】获得该图像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
B.GPS
C.GIS
D.GPRS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构成,易解答此题。
【小题2】要了解RS、GPS、GIS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能够获取事物图像的是遥感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哈雷彗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
②彗星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④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与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日运行的天体,由彗核、彗发、彗尾组成,彗核内为冰物质。呈云雾状的外貌。其绕日方向与行星相反,为自东向西。哈雷彗星的绕日运行周期为76年。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