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分)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图1图2为我国某区域地理要素图。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6分)
(2)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特征。(6分)
(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4分)
(4)图1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部)的重要输出地。分析该地区能源丰富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美国本土国度美国莱城市人口变化情况图”,回答1—3题。

1、甲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污染企业转移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图可能表示甲图中哪个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
[???? ]
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D城市
3、我国农业地域类型与甲图阴影地区最相似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宁夏平原
参考答案:1、D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面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高9分)

(1)H 地形区内如将当地宜农坡地变为梯田,可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2分)
(2)A、B两地所在区域面积最大的地形是????????(1分)。
(3)“一年无四季”,“一天见四季”说明了D地区怎样的气候特征(2分)
(4)流经F、G两段的河流在该段附近水量减少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既利于保持水土又增加农业用地(2)丘陵
(3)气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结合图示的省区轮廓和河流轮廓判断,H位于黄土高原,由于人口稠密,长期的过度开垦等不合理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故通过缓坡建梯田,既保持水土,又扩大耕地面积。(2)图示AB为湖南省和江西省,主要的地形区为东南丘陵。(3)D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故终年气温较低,气温年较差小;但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故昼夜温差大。(4)图示FG为黄河沿岸的重要灌溉农业区,由于流经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大,且工农业用水量大,导致水量不断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密度分布图

(1)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新能源的共同优点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密度在沿海最集中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8分)资源丰富,可再生,可供人类永续利用,清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新资源的优点。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合理使用,可以永续利用;都是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小;分布地区广。
(2)根据图示,我国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我国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和高原地区。沿海地区位于海陆过渡地带,海陆热力差异的过渡地带,气压差大、风力大;受夏季风的影响;海洋表面平坦摩擦力小;位于夏秋季节台风登陆的前沿;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加大了风速。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材料三?西藏经济结构变化图(图14)

(3)据图说明西藏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5分 )
(4)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西藏发展清洁能源的自然优势及成因。(6分)
参考答案:(3)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