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水系。

材料二: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占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桂中、桂东北等地。近年来甘蔗生产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糖料蔗总产量占广西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总产量的70%以上,商品率高达98%,产量保持全国第一位。
(1)说出该省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4分)
(2)分析该省区西北部地区容易形成“石漠化”的原因。(5分)
(3)该省区是我国重要甘蔗生产基地,简述其发展甘蔗生产的优势条件。(5分)
参考答案:
(1)径流量变化大(或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广西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其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也大。
(2)基岩为石灰岩,容易遭受流水侵蚀;地形崎岖,气候多雨且植被破环严重,使得流水侵蚀严重。
(3)甘蔗生长对水热要求较高。广西省纬度低,为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是甘蔗种植的自然基础。另外,市场,劳动力,土地价格和政策等都有利于甘蔗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该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长三角的地面沉降)。
(1)结合图示资料反映,地面沉降的面积扩大,程度加深;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从过度开采地下水方面分析。
(2)防治措施主要从原因入手,即从保护地下水,增加下渗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 发展农牧业应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安排农牧业。读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表中的信息,说出影响内蒙古地区土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并简述其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水丰沛的年份,在典型草原地区,怎样调整放牧牲畜,才能更好地利用草场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典型草原地区的降水欠年,按照常年状况放牧牲畜,从生态角度看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降水降水多的地区产草量多,降水少的地区产草量少;降水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__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____?????____,西大荒地主要是____???____。(4分)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4分)
(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2)南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从地理类型看,我国南方地区以丘陵为主,而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北方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西部地区距海远,水分不足,橡胶种植范围扩大得益于科技进步。第(2)题,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及水热组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思考。东北地区的黑土侵蚀属于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原因形成,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针对形成的原因分析,可从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等针对性说出即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分析思维,和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措施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市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
材料二:1990年和2006年新疆农业结构表格。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喀什地区位于____________ 盆地西部,邻近____________山脉。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1990年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价目前新疆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的比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塔里木;昆仑山;冰川(冰雪)融水;特征:年径流量小;径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