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相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b处位于河流与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之间相互重叠,且层层嵌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3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小题1:温州城市化是在村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村镇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城市。
小题2:温州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发展速度;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题。
小题1: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小题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①地逢一、四、七形成集市,等级高;其他六个等级低;且为同一等级。故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都高于其它六地。
小题2:①地不能每日成为集市,因其位于我国西部平原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当地居民购买力不足。商业网点的设置需要达到其门槛人口才能有盈利。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商业网点的布局遵循市场最优、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的设置需要达到其门槛人口才能有盈利。
【知识小结】商业网点
1.形成: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如山区、平原自然条件不同,产生分工,导致商品流通,出现商业网点
2.密度: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分布
3.效益:靠近商品生产地,有利于及时进货,缩短商品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加速商品流通,商品冷冻技术的提高、包装技术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4.组织形式:人口稀少地区,采用流动服务形式,交通方便地区采用固定形式如商业街、商业小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出现又出现了电视、网上购物和无人售货机等购物办法。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