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浅 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而河流入海口,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所以,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小题2】辫状河流出现在扇冲积扇上,扇冲积扇地势低,河流流速慢,河道分叉且较浅。
考点: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M、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从地形上看,M处为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图中a、b、c、d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环节b为_______________,环节d为______________;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a、b、c、d各环节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循环;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各环节中水量增多的环节是_________(填字母)。(4分)
(3)①处岩石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地质作用)作用的结果;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__________(岩石类型)岩石。(2分)
(4)N处是否适合建水库?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1)向斜(1分)????背斜(1分)?????山岭(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M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P处中间岩层向上拱,故判断为背斜。图示M处地形中高周低,故判断为山岭,向斜成山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2)图示b表示海洋水汽向陆地的输送,d表示地表径流。图示的水循环联系了海洋和陆地,故属于海陆间循环。植被植被直接影响径流的分布。(3)图示①处表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浆岩,故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了沉积岩。(4)N处为断层,断层周边地壳运动较活跃,故岩石破碎,可能导致渗漏,且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不适宜建水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岩层弯曲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注意区别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差异,掌握地质构造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能结合图示的水循环类型和环节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四种地貌景观中,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图明显呈层理构造,有溶洞发育,地表峰林众多,坡度较缓,符合流水溶蚀作用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题
小题1:①处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背斜
C.地堑
D.地垒
小题2:下列山体的形成与③处的地质构造相关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南岭
C.庐山
D.富士山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①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
小题2:图示③处两侧为断层,中间岩层整体上升,故为地垒结构,喜马拉雅山脉属于褶皱山脉;南岭花岗岩广布,判断其为岩浆活动而形成;庐山属于断块山,属于地垒构造;富士山属于火山构造。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抓住图示的岩层的弯曲特征判断地质构造,并能结合选项中的主要山脉的地质成因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