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____图,
????????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
???????? 了。” 你认为哪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E图中画出当地盛行风向。该地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呈扩大化的趋势,其原因是什么?它所造成
???????? 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冰川侵蚀作用
(3)A和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下列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内力作用为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M河水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流域开发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区域常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山河相见,山高谷深;地壳运动;流水侵蚀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和该区域几种典型植物适宜生长的地下水埋深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2、在图1的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图1所示区域三种典型植被主要分布区的海拔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
A.芦苇、梭梭、红柳
B.红柳、梭梭、芦苇
C.梭梭、芦苇、红柳
D.芦苇、红柳、梭梭
参考答案:1、B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
间的影长,其数据如表,已知旗杆长为10.72m。回答问题。
(tan43≈0.933,tan45≈1,tan47≈1.072,tan49≈1.150)
1.该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为2.该校所在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是
A.(45°N
B. 135°E)
C.(43°N
D. 105°E)
E.(49°N
F. 120°E)
G.(43°N
H. 90°E)
I.瓜果和葡萄
G.棉花和花生
小麦和玉米
柑桔和油菜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分析。
1.根据表格中13时和15时的影长相等,判断14时当当日影长最短;则利用影长
10M,杆长10.72M,计算春分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7°,则当地的纬度为43°N,根据北
京时间14时,当地影长最短,说明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2小时,则当地经度为90°E;
故选D项。
2.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判断当地位于下班地区,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地降水量大。原因:A地距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