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泥石流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小题1:图示A地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且沿岸经济发达,故洪涝灾害的损失最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阅读珠江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我国的河流。小题1: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甲为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
小题2:珠江流域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雨季长,河流汛期长;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较好,故河流含沙量较小;由于河流流量大,且河流流经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故河流落差大,反映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3:该河流流域上游由于地势起伏大,且植被破坏严重,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故水土流失严重,而形成了严重的石漠化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3分)
⑵试描述B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扼要说明其成因。(3分)
⑶为加强该区域能源外运,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⑴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3分)
本题解析:
(1)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依次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土壤质地特殊、降水集中于夏季、地质灾害频繁;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
(3)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加强该区域能源外运,应采取的措施:加强铁路建设,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发展坑口电站,采用高压输电。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材料一?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的心脏的动脉。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和生机。
材料二?黄河流域简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甲处为何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可能原因。
(2)简述乙处荒漠化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3)A城为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是______,分析其有利区位因素。
(4)对比丙丁两处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
参考答案:
(1)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本身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乙甲丁丙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小题2: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丁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乙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小题1:根据图示的地理轮廓判断:甲为三江平原;乙为黄河下游;丙为浙江省;丁位于珠三角。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故越往东日出越早,根据四地的经纬位置判断即可。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为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应加强湿地保护;乙地位于黄河下游,旱涝、盐碱严重;丙位于浙南山区,故应立足山区发展立体农业,开发优势资源,C正确。丁位于珠三角,宜农荒地少。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答题技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