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
3、综合题 (18分)读左图“福建省地图”、右图“泉州市地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其最大的经济支柱。2007年以服装、运动装备、石雕等轻型加工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其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 水平迅速提升。同年,泉州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
某旅行社设计了一条福建省内的旅游线路:厦门鼓浪屿——永定土楼——武夷山——福州鼓山——泉州开元寺——厦门。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3)读右图,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3分)
(4)说出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3分)
(5)据左图说明该旅游线路设计上的主要优点(2分)
(6)概括在旅游途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类型。(2分)
4、单选题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5、综合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左下图是俄罗斯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右下图是中俄石油运输管道线路示意图。
小题1:据图说明贝加尔湖的成因。
小题2:中俄石油运输管道原计划为①线,几经变动最后确定为②线。与②线相比,①线对贝加尔湖区的生态环境有那些潜在的威胁?
小题3: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A地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但是60多年来,湿地的面积锐减四分之三。你认为湿地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保护的措施是什么?
小题4:图是A地所在省四种主要农产品近十年来的变化趋势图。据图描述A地所在省的四种主要农产品产量十年来的变化特点。根据该省自然条件分析在某些年份农产品减产的原因。
小题5:2003年,大庆原油产量在高产稳产27年后,首次调减到5000万吨以下,降至4840万吨。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占全国石油年产量50%的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只剩下30%,到2020年的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将大幅度提高。作为一个经济结构单一的城市,大庆的石油产业在大庆市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8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答题技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