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
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黑龙江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降低、质量下降、破坏严重;湿地系统破坏、湿地面积减少。东北地区纬度高,所以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面积大是其农业发展的优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平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调整前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商品率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B、作物品种单一,以小农经营为主
C、单产高,劳动生产率高
D、集约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2、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A、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自然条件的改造
D、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问题1.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2.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
E.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F.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G.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H.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I.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G.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增加经济产值
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大秦线由大同至秦皇岛,为山西煤炭外运的铁路专线。
2.资源丰富,但经济地位并不领先说明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故主要从产业结构的发展分析。
3.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故其主导因素主要考虑能源丰富。
4.坑口电站为煤炭基地附近建火电站,延长了产业链,利于能源输出,“煤变电”输出也利于减轻铁路的压力,但火电站的环境污染严重,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铁路线分布;工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等分析,注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题。
1.如果图表示的是某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①加固了防洪大堤?②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③修建了水利工程?④开辟了运输线2.如果用a表示修建水库后河流径流量的年变化,则表明修水库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流量曲线的变化,a表示流量变化平缓,b表示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如果这期间是由a转变成b,则是由于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如果这期间是由b转变成a,则是修建了水利工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a与b相比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所以可以起到防止旱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所以本题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和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叙述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问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3.该草方格沙障是要保护通过银川的铁路线不受风沙的破坏,这条铁路线是
A.年大风日数多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E.增加降水量
F.改变气候类型
G.削弱风力
H.改变植被类型
I.京包线
G.包兰线
宝中线
兰新线
参考答案:1. B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P、Q 分别位于贺兰山东西两侧。与 Q 地相比,P 地由于贺兰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年大风日数较少;由于距海相对较近,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年降水量较多;Q 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更加干旱,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沙尘暴日数多。
2.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干草也可以截留水分。
3.结合图示的位置判断图示的山脉为贺兰山,故图示铁路线为包头经过宁夏到兰州的包兰铁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