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4一2,完成以下问题。
1.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2.在三江平原西部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
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
B.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
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D.松花江、嫩江、牡丹江
E.黑土
F.黑钙土
G.沼泽土
H.褐土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汇合处,形成了广裹的三江平原,
2.三江平原西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为黑土土壤。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高碳生活就是高能量、高消耗、高开支、高浪费的生活方式。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010年1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小镇召开,此次年会更强调“低碳”理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2.高碳生活可能使该国及下列国家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①.英国----国土面积缩小??②.埃及----泥石流多发???③.巴西----风沙严重????
④.瑞士-----积雪减少?????⑤.阿根廷----雨林被毁3.读图,当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是

A.核电工业
B.电子工业
C.汽车工业
D.制冷工业
E.①②④
F.①④
G.②④⑤
H.①③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1.在低碳经济时代,提倡人们使用清洁能源,受益的是核电工业。
2.高碳生活可能使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英国作为岛国,面积可能缩小;瑞士的山脉积雪可能减少。其它三个与全球变暖无直接关系。
3.公转轨道图上,从南极上空看,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从南极上空看,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为6月22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010年1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小镇召开,最接近12月22日,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公转方向与自转一致,可以判断乙符合要求。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

(1)请从地理位置、工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概述图示地区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你所了解的情况,简述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①地处珠江三角洲,农业发达,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珠三角。
(1)注意按要求描述:地理位置:从海陆位置、周边位置等角度分析;工农业基础方面:农业基础较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弄产品;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不足,但水资源丰富;交通从水陆交通方面分析;政策:经济特区等。
(2)借鉴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环境质量下降、占用大量耕地、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产业层次较低、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等等。对策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环黄海经济圈是中、日、韩三国学者根据环黄海经济地区一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以及苏北地区、韩国西海岸及东南地区,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地区,在经济互补性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区域交流层次的经济合作体系。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东营市是一个因为开采石油(胜利油田)而兴起的新兴城市,在距离城市中心东南13千米处,有一片位于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新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
(1)沿“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中北纬35°纬线自东向西,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逐渐______,降水逐渐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黄河从A流向B,流量出现_____的变化,AB河段部分区域在春秋季节出现____现象。
(3)山东省为粮、棉大省,近年来一些地区发展成为蔬菜、花卉和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基地,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分析杜邦化工厂在此地设厂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环黄海经济圈中,中国与日韩的经济互补性很强,试从地理角度简述各自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增大;减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6 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图(下图)”

材料二:“乙省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图(下图)”

材料三:2005年甲、乙两省部分社会经济数据比较

(1)我国骨干铁路的“一横三纵”经过甲省,根据材料一,判断字母所代表的铁路与其名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a—陇海线、b—京广线、c—京九线、d—京沪线
B.a—陇海线、b—焦柳线、c—京广线、d—京九线
C.a—陇海线、b—京广线、c—京九线、d—焦柳线
D.a—陇海线、b—京九线、c—京广线、d—京沪线
(2)读材料二,判断乙省近年来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耕地面积逐年下降
B.粮食单产水平逐年下降
C.水旱灾害频发
D.农业部门结构调整
(3)乙省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为甲省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简述甲省要把握这一机遇,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省分别属于我国的哪个经济地带?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影响甲、乙两省经济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省应发挥哪些区域优势,实现经济振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3)提供了粮食销售市场。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